[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泵送混凝土生产管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6171.X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9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苟德胜;陈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华管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B28B21/60;B28B21/30;B28B21/3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2124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混凝土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采用泵送混凝土生产管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送混凝土由胶凝材料、砂、碎石、外加剂和水组成,其中,胶凝材料总量为320~500kg/m3、水胶比为0.26-0.40、砂的细度模数为2.3~3.2、砂率为36%~45%;碎石的粒径为5~25mm连续级配,压碎值≤10%,针片状小于10%,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生产混凝土管桩所需要的笼筋装入模具后,合上上、下模,上紧螺丝;
B、按照上述配比配制泵送混凝土,输送到模具内腔;
C、对上述模具内的笼筋进行张拉,施加预应力;
D、将模具吊放在离心机上离心成型,然后倒去余浆,再经过一次常压蒸养,然后脱模,进行二次高压蒸养即得管桩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泵送混凝土生产管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凝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由55-85%的水泥和15-45%的掺合料组成,所述胶凝材料的比表面积为300kg/m3~500kg/m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泵送混凝土生产管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掺合料为磨细砂或矿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泵送混凝土生产管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加剂为萘系高效减水剂或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泵送混凝土生产管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固掺量为0.7%~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泵送混凝土生产管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的固掺量为0.15~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泵送混凝土生产管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送混凝土料的坍落度为60~220mm,经二次蒸养后混凝土强度>C8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泵送混凝土生产管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为42.5及以上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泵送混凝土生产管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采用张拉机对模具内的笼筋进行张拉,具体的操作是将管模头端的笼筋用锚具固定在张拉机上,开启张拉机,调节张拉强度为笼筋总强度的0.5-0.8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华管桩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建华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61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