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黄素单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6318.5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6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吴佳慧;尹若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7/16 | 分类号: | C12P17/16;C12N9/0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吴启运 |
地址: | 23003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素 单体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黄素单体制备新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来源的漆酶在有机体系中将茶多酚通过生物转化而制备茶黄素单体之一的新方法。
二、背景技术
茶黄素(TFs)最早在红茶中发现的,但含量很少,只占茶叶干物质的0.3-1.5%,但对红茶的色香味和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学者楼福庆等就发现茶黄素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与促纤溶作用。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茶黄素具有极强的生理活性和广泛的药理功能,被誉为茶叶中的脑黄金。茶黄素重要的药理功效引起国内外研究者极大的兴趣,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对茶黄素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得到了茶黄素的多种单体,还掌握了茶黄素的药效机理,并且发现了茶黄素更多的功能,其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有:
一、对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功效,主要表现为调节血脂、抗凝、促纤溶、降低血粘度、抗氧化、改善微循环、对动物心肌细胞急性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等。
二、抗菌消炎,茶黄素及其单体在0.6mg/ml的浓度下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志贺细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三、抗氧化剂,可用于清除自由基,已被应用于化妆品中。
另外,茶黄素还具有抑制肿瘤生长,抑制艾滋病病毒转录功效,研究表明,茶黄素及没食子酸酯对艾滋病毒的逆转录酶及各种细胞的DNA和RNA聚合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茶黄素及其单体不仅抑制逆转录酶,而且抑制人体DNA聚合酶α、β、γ以及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茶黄素强大的药理功效已被应用到多个领域,目前已有茶黄素的保健药品,抗氧化剂制品及肿瘤和艾滋病的辅助治疗用品,随着功效应用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的深入,茶黄素将被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而茶黄素降血脂、防治心血管病、抗氧化、延缓衰老等作用显著,又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功效,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产品,被人们接纳。目前,国内外市场对茶黄素需求旺盛,仅依靠自红茶中提取天然茶黄素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目前,国内人工合成茶黄素的方法有:采用K3Fe(CN)6等化学氧化法将茶多酚转化为茶黄素、采用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等游离酶发酵生产茶黄素、利用固定化技术将酶固定化后进行催化合成茶黄素。这些技术方法工艺工业化能力差;操作程序复杂,产物茶黄素得率低,生产成本高;副产物复杂,而且产生大量的废水,环境污染严重。
曲文娟等对茶黄素的形成机理和制备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只有B环上有两个邻位羟基的儿茶素(即茶多酚)和B环上有三个邻位羟基的儿茶素同时存在时,通过氧化两邻醌B环之间偶联形成茶黄素。因此茶黄素是含有二羟基苯骈卓酚酮(1′,2′-二羟基-3,4-苯骈卓酚酮)的一类化合物,无论是酶促氧化或化学氧化,结构和生物活性相同(《食品工业科技》Vol.27.No.06,2006)。
现有的制备方法无论是酶促氧化法还是化学氧化法,所得到的茶黄素均为多种单体的混合物。李大祥等研究表明,人工制备的茶黄素主要含以下三种单体:茶黄素(R1=R2=H)、茶黄素-3-单没食子酸酯(R1、R2中一为H、另一为没食子酰基)、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R1、R2均为没食子酰基),三者的比例为11∶52∶36(《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33(1):87-89)。由此可见茶黄素的上述各种生物活性主要取决于茶黄素-3-单没食子酸酯(TF-3-G)。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茶黄素制备方法的缺陷,旨在提供一种酶法催化氧化茶多酚制备茶黄素单体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遴选高选择性的酶,通过酶促氧化得到一种主要单体茶黄素-3-单没食子酸酯(TF-3-G)。
本发明所称的茶黄素单体是分子量为715.1的茶黄素-3-单没食子酸酯(TF-3-G)。
本发明遴选的酶是以真菌灵芝(Ganoderma Lucidum)经发酵培养得到的漆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63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