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6821.0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2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真衣;铃木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T13/02 | 分类号: | H01T13/02;H01T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火花塞,其包括:
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棒状的中心电极;
设在上述中心电极的外周的绝缘子;
设在上述绝缘子的外周的主体件,
该主体件包括:
工具卡合部,其向外周方向伸出,与轴线正交的截面的形状为多边形状;
向外周方向伸出的胴体部;
形成在上述工具卡合部和上述胴体部之间且向外周方向和内周方向鼓出的槽部,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槽部的外径最大的部分作为第1部分、将在从上述第1部分到上述胴体部之间的范围内的径向厚度最薄的部分作为第2部分、将上述胴体部的径向厚度与上述第1部分相同的部分作为第3部分时,
在包含上述轴线在内的截面中,上述第2部分的径向厚度A与上述主体件的外侧表面的自上述第2部分起延续到上述第3部分处的部分的曲率半径R之间的关系满足R×A≥0.20m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槽部的上述第2部分的维氏硬度比上述胴体部的维氏硬度低1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部分的截面系数Z2为Z2≤80mm3。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部分的截面系数Z2为Z2≤60mm3。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第1部分的径向厚度设为B时,满足0.6≤(A/B)≤1.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第1部分到上述第2部分的范围内的维氏硬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硬度差ΔHv为ΔHv≥100。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部分的截面系数Z1为Z1≤170mm3。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0.5mm≤A≤0.6mm。
9.一种火花塞的制造方法,该火花塞包括:
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棒状的中心电极;
设在上述中心电极的外周的绝缘子;
设在上述绝缘子的外周的主体件,
该主体件包括:
工具卡合部,其向外周方向伸出,与轴线正交的截面的形状为多边形状;
向外周方向伸出的胴体部;
形成在上述工具卡合部和上述胴体部之间且向外周方向和内周方向鼓出的槽部,
该火花塞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主体件组装于上述绝缘子之前,先在上述工具卡合部和上述胴体部之间将鼓出前的上述槽部成形为径向厚度随着从上述工具卡合部和上述胴体部朝向上述槽部的中央去而变薄的形状;
利用热铆合将上述主体件接合于上述绝缘子时,使上述鼓出前的槽部向上述外周方向和上述内周方向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工具卡合部的径向厚度最薄的部分的80%的厚度设为C、上述鼓出前的槽部的上述中央的径向厚度设为D时,以满足0.5≤(D/C)≤1.0的方式成形上述鼓出前的槽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从上述鼓出前的槽部的上述工具卡合部侧的、径向厚度为C的第4部分到上述鼓出前的槽部的上述胴体部侧的、径向厚度为C的第5部分的、沿着上述轴线方向的距离设为L1,
将上述鼓出前的槽部的上述工具卡合部侧的、径向厚度为(0.8×C)的第6部分与上述第4部分之间的、沿着上述轴线方向的距离设为L2,
将上述鼓出前的槽部的上述胴体部侧的、径向厚度为(0.8×C)的第7部分与上述第5部分之间的、沿着上述轴线方向的距离设为L3,
以满足0.2≤(L2/L1)≤0.5和0.2≤(L3/L1)≤0.5的方式成形上述鼓出前的槽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68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电厂循环水并联式供热系统
- 下一篇:燃气炉安全节能自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