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馈式气控压应力细胞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6951.4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9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谭谦;赵德梅;孟庆楠;燕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36;C12M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26 | 代理人: | 孙鸥;朱杰 |
地址: | 210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馈 式气控压 应力 细胞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科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反馈式气控压应力细胞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发明之前,现在生物科研上使用的压应力细胞培养装置都比较昂贵,对持续性压应力的控制也不是十分理想。机械应力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也是一直存在的难点。因此,很多实验室无法开展此项研究,或购买一台成本太高,或持续性压应力不理想,导致效果不精确,影响实验数据。
对于既容易打开和关闭又能够承受一定大小压应力(特别是正压)的密闭容器,目前效果均不理想。现在的装置多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并且二者都安装了阀门,增加了装置的繁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一种反馈式气控压应力细胞培养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反馈式气控压应力细胞培养装置,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高压储气罐经开关、减压阀,链接导管连通三通管a,三通管a又分别连通下链接导管、链接导管;下链接导管通过注射器连接微量加压泵,链接导管连接三通管b,三通管b又分别连接导管、压力表及除菌滤器上端,除菌滤器下端连通针头;橡胶塞在量筒式玻璃容器上,橡胶塞上是上外加固板,下外加固板在筒式玻璃容器下面,针头穿透橡胶塞进入量筒式玻璃容器内,量筒式玻璃容器底部放置细胞培养皿。
反馈式气控压应力细胞培养装置,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通过微量加压泵模拟反馈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并维持实验所需的设定压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微量加压泵和压应力细胞培养装置巧妙结合,为生物科研提供了一个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果可靠的压应力细胞培养装置,极大地提高了对压应力的控制、监测和维持,进而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三通管不仅可以连接导管导通气体,还可以通过旋转三通管的阀门巧妙地改变气体流动的方向,既起到开关的作用,又起到链接的作用,并且简化了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本发明具体应用的动态指示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各部件如下:
高压储气罐1、开关2、减压阀3、链接导管4、三通管a5、微量加压泵6、注射器7、下链接导管8、链接导管9、压力表10、链接导管11、三通管b12、除菌滤器13、针头14、螺丝15、上外加固板16、橡胶塞17、量筒式玻璃容器18、钢钉19、细胞培养皿20、细胞培养皿内的细胞21、下外加固板2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
高压储气罐1经过其上的开关2并经减压阀3后,通过链接导管4连通至三通管a5,三通管a5第二端、第三端分别连通下链接导管8、链接导管9;链接导管8通过注射器7与微量加压泵6连接,链接导管9连通三通管b12,三通管b12第二端通过连接导管11连通压力表10,三通管b12第三端连通除菌滤器13的上端;除菌滤器13的下端连通针头14;在量筒式玻璃容器18上面加一个橡胶塞17,组成一个密闭容器;上外加固板16、下外加固板22分别通过四套螺丝15、钢钉19紧密压迫在橡胶塞17上面和量筒式玻璃容器18下面;针头14穿透橡胶塞17进入量筒式玻璃容器18内,量筒式玻璃容器18的底部放置细胞培养皿20,其内是所要培养的细胞21。
本发明应用过程说明如下:
高压储气罐1内储存的是含5%CO2和95%空气压缩混合气体,模拟CO2细胞培养箱内的气体浓度;开关2打开后立即关上,便可以使开关2和减压阀3之间储存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过减压阀3、连接导管4、三通管a5、连接导管9、三通管b12、除菌滤器13、针头14,高压储气罐1向量筒式玻璃容器18和橡胶塞17组成的密闭容器内加载气体,通过压力表10检测密闭容器内的压力,达到实验所需的压力后,调节三通管即三通管a 5(图2:A到B,即逆时针旋转90°角),改变气体的流动方向,细胞压应力加载完毕。由于三通管的使用,不仅简化了装置,免除了进气口、出气口以及阀门的使用,而且有效地控制气体的流动方向,进而有效地控制了实验所需的压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未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69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