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花地丁总酚提取物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7059.8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0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秦民坚;洪俊丽;朱婕;王强;吴刚;王琦;秦晓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6 | 分类号: | A61K36/86;A61P19/06;A61P19/02;A61P13/12;A61P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孙立冰 |
地址: | 2111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花地丁 提取物 治疗 尿酸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领域,具体涉及紫花地丁总酚提取物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产生过多尿酸及/或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浓度超过尿酸可溶性的上限时,一般血清尿酸值大于416μmol/L(7mg/dL)时,即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易出现针状或不定形的尿酸钠结晶,可在任何软组织内沉积(中枢神经系统除外),从而引起一系列病变,主要包括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肾病,尿酸性泌尿系结石等。因此,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gout)的主要原因。
临床上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主要是抑制尿酸合成和增加尿酸的排泄。目前治疗高尿血酸症和痛风的药物主要是西药,但所使用的西药都有副作用。如西药秋水仙碱可引起白细胞降低及秃发;别嘌呤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来抑制血尿酸合成但因影响代谢酶的活性,毒副作用较大;丙磺舒,苯溴马隆通过增加肾对尿酸的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但无抗炎镇痛作用,且痛风初期易使症状加重,不宜用于急性通风性关节炎。中医药虽然在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前景和疗效,但相关上市产品均为复方制剂,用药服用量大,应用不方便。
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紫花地丁全草入药,性苦、辛、寒,入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痈肿疔疮,乳痈肠痈,丹毒肿痛,毒蛇咬伤。
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表明,紫花地丁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豆素类,黄酮类成分。现已分离得到的主要有七叶内酯、双七叶内酯、早开堇菜苷、芹菜素和异槲皮苷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紫花地丁具有抑菌、抗炎、抗内毒素、增强免疫、抗氧化和抗HIV病毒作用。现有报道如CN 1883619A,公开了一种紫花地丁多糖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其提取物紫花地丁多糖的抗病毒抗肿瘤作用。CN 1772039公开了紫花地丁叶的水提取物的抗糖尿病,降低血清脂质,增殖乳酸菌的应用,以及在食品,动物饲料中的应用,但该专利所涉及的植物是爵床科十万错属植物宽叶十万错Asystasia gangetica(L.)T.Anders.。CN 101601780A公开了植物紫花地丁在抗糖尿病和相关代谢疾病中的应用。至今尚无紫花地丁及其提取物具有抗高尿血酸症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紫花地丁总酚提取物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用途。试验证明紫花地丁总酚提取物具有该治疗用途。所述的高尿酸血症优选痛风性关节炎、高血尿酸肾病或尿路结石。
所述的紫花地丁总酚提取物优选以下方法制备:取紫花地丁全草,用水或50~80%的乙醇水溶液热回流或渗漉法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用水稀释浓缩液,取上清液过大孔树脂柱吸附,用水或10~25%乙醇洗涤吸附柱,之后用30~90%的乙醇洗脱柱,收集洗脱液,干燥得紫花地丁总酚提取物。该紫花地丁总酚提取物中主要含有七叶内酯,以七叶内酯计含量大于50%。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浓度均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大孔树脂优选自D101、AB-8、HPD100、HPD300、HPD450、D1或D2。进一步优选HPD300。
药效学实验证明,紫花地丁总酚提取物灌胃给药,能明显减轻尿酸钠结晶(MSU)所致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肿胀,改善大鼠步态。对尿酸酶抑制剂,腺嘌呤和乙胺丁醇所致小鼠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尿量无明显影响,说明紫花地丁总酚提取物抗高尿酸血症是通过促进尿酸排泄,而不是通过增加尿量来实现的。紫花地丁总酚提取物具有促尿酸排泄功能而无利尿作用,这种功能的单一性使得医生在临床应用时,无需考虑利尿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建议临床患者使用紫花地丁总酚的剂量为100mg/次(口服),一天三次,具体可遵医嘱。
具体实施方式
含量分析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紫花地丁总酚的含量其中紫外分光光度计为UV-2401PC型,运用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法,以七叶内酯为对照品,在354nm测定。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对照品七叶内酯3.4mg,用适量75%乙醇溶解,定容与10ml容量瓶中,摇匀作为储备液,分别吸取0.2、0.3、0.5、0.6、1.2、1.6ml定容于10ml容量瓶中,进行紫外测定,记录吸收度值,以对照品浓度(x)为横坐标,吸收度(y)为纵坐标进行回归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70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