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电控先导式电磁溢流阀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7481.3 | 申请日: | 201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7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徐万里;沈群;熊萍;万修根;罗志清;王瑞平;熊贵根;丁应鹏;蔡永龙;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5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电控 先导 电磁 溢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溢流阀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双电控先导式电磁溢流阀。
背景技术
溢流阀是一种用于维持阀进口压力近于恒定,使得系统中多余的流体通过该阀回流的压力控制阀。溢流阀是常闭式阀,当系统压力增大时,会使流量需求减小。此时溢流阀开启,使多余流量溢回油箱,保证溢流阀进口压力,即泵出口压力恒定(阀口常随压力波动开启)。当负载超过规定的极限(系统压力超过调定压力)时开启溢流,进行过载保护,使系统压力不再增加(通常使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比系统最高工作压力高10%~20%),所以也可以当做安全阀使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溢流阀在工矿、化工和铸造等行业应用十分广阔。
目前电磁溢流阀通常是单电控的,由一个主阀加上一个作为先导阀的电磁换向阀组成。这种电磁换向阀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即一个液压阀加上一个电磁铁。这个液压阀是开通还是关闭,是由电磁铁推动阀芯运动来实现的。通过操作电磁铁的得电或失电可以让电磁换向阀的某个部位或者与油箱相通,或者不与油箱相通,从而控制主阀的正常建压与卸荷。
通常电磁溢流阀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由于受交变载荷和高温、粉尘等环境影响,电磁换向阀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变小,加之阀芯表面受到的污染物和高温引起的变形,复位弹簧克服不了阀芯轴向位移的磨擦力,以至于电磁溢流阀的主阀不能满足正常卸荷功效,从而引起电磁溢流阀的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双电控先导式电磁溢流阀,以电磁力替代复位弹簧力的不足,使阀芯可以顺利的开启与复位,从而保证溢流阀的主阀正常建压与卸荷功效,对液压泵工作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电控先导式电磁溢流阀,包括先导阀和电磁阀组成的先导式电磁溢流阀,所述电磁阀的阀芯在一端得电时为系统建压或卸荷,另一端得电时为系统卸荷或建压。
所述电磁阀为将回油口T封堵后的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中位机能选用M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以电磁力替代复位弹簧力的不足,从而使阀芯可以顺利的开启与复位,从而保证溢流阀的主阀正常建压与卸荷功效,尤其适用于高温、粉尘等恶劣环境下作业,帮助阀芯顺利复位,对液压泵工作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先导式溢流阀的原理图。
图2为现有技术先导式电磁溢流阀的原理图。
图3为图2的原理简图。
图4为本发明双电控电磁溢流阀的原理图。
图5为图4的原理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结合图1、图2来逐步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原理。
图1为现有技术先导式溢流阀的原理图。
其工作原理为:
油路A中的压力作用于主阀1的阀芯3上,同时,压力经过带阻尼孔4和5的控制通路6和7作用在主阀阀芯3的弹簧9加载侧以及先导阀2的阀球8上。如果通路A中的压力超过弹簧9的设定值,阀球8就克服弹簧9开启。对此该信号由控制通路10和6从A通路内部供给。主阀阀芯3弹簧加载侧的油液经过控制通路7、阻尼孔11和球阀8流入弹簧腔12。从这里由控制通路13内部供给,由控制通路14引入油箱。阻尼孔4和5在主阀阀芯3产生压降,由A至B连接口打开。油液由A管流向B管,而设定工作压力保持不变。溢流阀2借助油口X(图中标记为15)可对不同压力(第二个压力额定值)卸荷或切换。
图2、图3为现有技术先导式电磁溢流阀的原理图。
其工作原理和基本功能与图1相同,不同点是,借助于安装在先导阀2上方的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6的动作,主阀阀芯3可以在任意时刻实现卸荷。
当a端得电时,电磁力驱动图3中右端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阀芯,阀芯位于图3中左位,阀芯开启,电磁换向阀导通,左端的主阀为系统建压,其油路流通过程基本为图1所述方式。当系统压力达到设定值时,a端失电,电磁换向阀16的阀芯通过其复位弹簧复位至图3所示工位,溢流阀的主阀为液压泵卸荷。
图4、图5为本发明双电控先导式电磁溢流阀的原理图。
与现有技术的图2、图3相比,本发明的改变之处在于,将图2、3中的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6用图5中的换向阀17代替,换向阀17为非标准件,由三位四通换向阀稍作改变得到,、选用中位M机能的三位四通换向阀,而后将T口堵死。原本中位M机能的三位四通换向阀,其静态位置进油孔P与回油孔T直接连通,AB孔堵死;经改变后,其回路变为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74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