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地表的二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8050.9 | 申请日: | 201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3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娟;杨子兴;肖万富;丁国栋;郑四连;陈竹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刘明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地表 二维地震 资料 连片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勘探中的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杂地表的二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复杂地表地区,由于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各种干扰能量广泛发育、原始资料品质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当时对本区浅层资料使用的局限性,重复处理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静校正问题
地表复杂地区沟壑纵横,表层速度厚度变化剧烈,野外浅层资料先天不足(微测井资料数量极少,无法控制该类型空间上表层的剧烈变化;小折射资料受地形影响,精度低,山地地区误差大;井口时间跳跃大),选择准确、合理的静校正方法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但由于地表复杂地区特殊的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对本区浅层资料合理使用认识上的的局限性,静校正方法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以避免静校正不准所引起的假构造、假断层,提高相交剖面的闭合差的精度,以保证相交剖面闭合。
2,剖面结构及信噪比
受原始资料品质、局部静校正不到位的影响,复杂地区剖面结构不清,信噪比低,剖面品质尚需进一步的提高方能满足解释的要求。
3,连片处理的剖面匹配
连片处理是在一个大的区域野外采集了许多条二维地震资料(如图13)来进行批处理。由于连片处理的地震资料涉及不同单位、不同年代,采集设备、采集参数互不相同,测线类型有直线、宽线和弯线等,它们的原始资料的品质、有效波频带、能量均有一定的差别,从已经处理的剖面来看,由于复杂地表地区冲沟、塬、梁、卯、坡并存的独特地貌,不同年代剖面的有效波频带差异较大,因此,连片处理中如何保持全区成果剖面面貌的一致性,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利用现有方法得到的地震剖面不尽人意,其边界剖面结构不清,信噪比低,剖面品质难以满足解释的要求,因此需要改进处理技术和处理流程,以不断提高最终剖面的品质,才能满足解释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复杂地表的二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方法,利用现有资料处理软件系统,实现对地表为黄土塬区和沙漠区过渡带以及地形极其复杂、起伏变化剧烈的地区进行地震资料的处理,为地震解释提供可靠的处理结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杂地表的二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方法,所述方法首先建立二维地震资料数据体的空间模型,然后对所述二维地震资料数据体的空间模型进行野外一次静校正计算,再对所述空间模型中的每一条二维地震测线做野外一次静校正应用、进行叠前去噪处理、保真和一致性处理,最后提高目的层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所述方法包括建立二维地震资料数据体的空间模型的方法,具体如下:输入所有二维地震资料的数据,包括每条线每个炮点的原始数据,所述原始数据包括炮点位置的大地坐标、井深、高程、井口时间,然后根据测线的位置来修改每条测线的炮点号和共反射点号,根据这些数据来建立二维地震资料数据体的空间模型。以前做二维测线处理,从空间来看只是一条线,本发明建立的二维地震资料数据体的空间模型是立体的,是根据测线的位置来修改每条测线的炮点号和共反射点号,相当于假三维空间模型,这种技术被称为“空间模型控制静校正技术”,此技术解决了二维测线的闭合问题。空间模型主要是用来计算野外一次静校正量,连片处理的二维地震测线还是一条一条进行逐一处理的。
所述方法包括野外一次静校正计算的方法,具体如下:
首先采用智能初至拾取在瞬时振幅的基础上做能量判别,同时对初至的形状进行模式识别,然后再进行多项式拟合,多次叠代,拾取初至;然后采用层析静校正技术对所述二维地震资料数据体的空间模型进行野外一次静校正。进行野外一次静校正的方法很多,有高程静校正、折射静校正等许多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是层析静校正技术。
所述方法包括叠前去噪处理的方法,具体如下:
(1)当存在低频能量较强的干扰波时,采用串联反褶积技术压制低频干扰,突出有效波;
(2)对于面波和浅层折射波干扰的速度变化大,频率和有效波的低频部分有相重叠的资料,采用频率-空间域相干噪音压制技术去除面波、浅层折射相干噪音,突出有效波;
(3)当地震数据中出现强能量干扰时,采用多域复合去噪及强噪音衰减技术或者噪音自动识别与衰减技术,减小信号的畸变,使各种强能量干扰得到压制,同时不损失有效波成份;
(4)对于浅层动校畸变干扰,采用时空变切除技术,进行切除参数测试,选择最佳的空变切除参数,以适应整个工区动校畸变的变化规律;
(5)对于其它干扰波,采用随机噪音衰减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80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