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陀螺仪电机转子铸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8111.1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3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施小弟;施国春;周兴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天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H02K1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陀螺仪 电机 转子 铸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陀螺仪电机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进的陀螺仪电机转子的高压铸造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陀螺仪电机制造领域,传统的陀螺电机中转子成型有一道铸造工序,该工序是使用立式离心铸造的方法来完成的。具体的工艺方法是将精炼以后的铝合金书溶液注入旋转的铸型中,通过铸造机的高速运转来通过离心力使熔融的铝合金充分地填充到转子叠片和压环间隙,然后冷却固化形状。该工艺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一方面由于转子的外径仅有30mm直径,总长不到25mm,运用离心铸造方法的铸件表面较粗糙,内表面尺寸不易控制,需要增加内孔加工余量;另一方面,离心铸造工艺因离心铸造机的速度必须达到每分钟4800转以上,模具线速度在35m/s左右,铝溶液温度高达720℃,操作产生噪音,并且需要三人以上共同配合完成,操作人员必须连续工作45分钟后休息15分钟再循环操作,长时间的机械操作过程容易使操作人员的思想麻痹产生质量事故,这样的操作不仅浪费人力,而且必然存在质量和安全的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陀螺仪电机转子离心浇铸存在的组织不均、成品率低,且操作过程存在安全隐患的一系列问题,需要一种改进的陀螺仪电机转子高压压铸工艺,采用这种新的工艺方法,可以替代离心铸造工序,改进离心铸造的一些弊端,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并且杜绝生产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压铸生产全过程由压铸机自动完成。本发明选择140T冷室压铸机,设置中心工艺浇口,
压铸时控制熔铝温度、模温等压铸工艺参数,同时在压铸工艺中使用强力脱模剂等方法,从而实现采用压铸工艺方法制造陀螺仪电机转子。 由此模具的设计及生产工艺的编制是产品质量保证的关键。一方面节省了人力,另一方面也保障了生产线的操作安全。
2.模具设计采取二次分型,多点进料口从镶件6个小孔中进料,使铝合金在高压下填充型腔,并在高压下结晶凝固。在产品生产前,编制了压铸工艺,使压铸操作工调节合理参数,严格按照工艺指导生产,确保产品的组织致密性好,无缩孔、气孔、夹渣、机械性能好。
通过本发明工艺,能明显解决纯铝在硅钢片间的理想填充、组织均匀和高速状态下的动平衡等问题;同时,经过车削加工的方法观察铸件内部质量完全达到零件的质量要求,没有气孔,氧化灰渣,夹杂,裂纹等情况,减少了后续加工余量,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确保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避免二次环境污染,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陀螺仪电机转子铸造工艺,使用设备为14OT冷室压铸机,蓄能器为活塞式,蓄能器压力放在12-15MPa ,该发明的具体工艺过程为:
1. 调试压铸机、压铸模,压铸机系统压力130T;
2. 坩埚预热,温度为150-200℃,铝锭熔炼净化,温度为720-760℃,精炼完毕后降温至700℃;
3. 压铸模试压30-50模,使模温达到220-250℃后清理型腔及浇道,镶件转子叠片在烘箱内预热至75-80℃;
4. 压铸成型:型腔内喷涂脱模剂→合模→合模延时→压射→保压延时→一次分型,冲头与料柄分离→二次分型产品与料柄分开→顶出取件→流入下道加工;
5. 去浇口、修毛刺,检验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天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天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8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