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鹿茸中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8252.3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8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范圣刚;董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圣刚 |
主分类号: | A61K35/32 | 分类号: | A61K35/32;A61P37/04;A61P39/06 |
代理公司: | 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102 | 代理人: | 迟元香 |
地址: | 265716 山东省龙口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鹿茸 活性 物质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鹿茸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鹿茸中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雄兽的未经骨化的幼角,经加工干燥而得。本品为贵重药材,在中国医药上应用历史悠久,主要用做滋补强壮药,在医药、保健、养生方面有突出的作用,它的有效成分是存在于鹿茸组织间及细胞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如SOD岐化酶,活性肽、氨基酸和脂肪酸等。
鹿茸中的活性物质具有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具有免疫促进剂的作用。它能增加机体对外界的防御能力,调节体内的免疫平衡而避免疾病发生和促进创伤愈合、病体康复,从而起到强壮身体、延缓衰老的作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鹿茸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行业需求不断增长。对鹿茸进行精加工,提取活性肽以便于上述行业使用既是市场需求,又是现代中药发展的方向。
目前活性肽提取工艺存在的问题:1、鹿茸的传统加工技术是熏蒸干制,这种方法使鹿茸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鹿茸的有效成分不能得以全面发挥,俄罗斯、日本采用正丁醇、乙醇等提取介质,生产工艺繁琐,又有溶剂残留和大分子浸出物,活性肽的收率很低,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且产品品质不高;2、活性物质不同于其他功效成分,必须保持其活性才能使活性物质发挥功效,而采取的传统制备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使活性成分最终失活,这样即使提取得到的物质不管应用在任何方面都失去了原有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鹿茸中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主要解决现有的熏蒸干制加工方法活性肽的收率低、污染环境、产品品质不高及活性成分最终易失活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鹿茸中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原料前处理:幼鹿鹿茸锯成2~3cm的小段,用蒸气蒸18-22min,趁热剥掉皮毛,然后用切片机切成3~4mm厚的片;将切片的鹿茸用低温超微粉碎机将其粉碎成粉末,操作时温度为-3-30℃,环境温度控制在8-18℃,湿度控制在35-55%的条件下;
b将鹿茸粉加入50%的乙醇中,鹿茸粉和乙醇的重量比例为1∶20,进行充分混合后,静置2-12小时,再将得到的提取液中加入1%ZTC-B进行充分搅拌30-60分钟,静置3-6小时;
c用真空抽滤器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得到粗滤液,将粗滤液存放在10℃以下环境中冷藏24h;
d上述粗滤液通过循环泵循环打入高剪切破碎器进行细胞的破碎处理,处理好的滤液再转入超声分散处理器中,使细胞中的活性物质释放出来,溶于提取介质中,超声频度为22-26MHZ,强度为30-100W,处理时间为50-120分钟;
e将粗滤液放入超微过滤器中进行精细过滤,将活性成分进行分离;
f减压蒸馏回收提取介质,可得到鹿茸活性物质粗品;
g将粗品进行分离纯化,即可得到活性物质精制产品。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鹿茸中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本发明的提取方法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溶剂无残留,提高鹿茸中生物活性肽的浸出率,保证生物活性物质在提取过程中不氧化失活,同时能最大程度保持活性成分的活性,同时使收率达到最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圣刚,未经范圣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8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