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保持架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9600.9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8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炬 |
主分类号: | F16C33/44 | 分类号: | F16C33/44;F16C3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滚子 轴承 保持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保持架的生产工艺,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轴承多为金属材料制造,其耐磨性、抗磨损性较好,但容易被腐蚀,从而易发生变形与损坏,此外,金属轴承在使用过程中还消耗大量的润滑油,为保证轴承的正常使用,一般都配套有保持架,保持架不仅可以防止轴承滚动体之间的碰撞,而且可以对滚动体进行引导,但是由于轴承在运动的过程中容易发热和磨损,从而会引起保持架的断裂与烧伤,因此对保持架不仅要求耐磨性好,冲击韧性强,而且要求导热性好、易加工。现阶段使用的保持架多为金属制造,虽然能保证一定的强度,但是容易被腐蚀,易磨损,加工难度高。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保持架的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保持架,包括一个环状本体,以及沿环状本体的径向均匀布置用于定位滚动体的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外表面披覆聚醚醚酮塑料层,所述定位孔的内表面复合铜合金层。
所述铜合金层化学组分为:Cu:61%-65%;Zn:25.5%-27.5%;Al:4.5%-6.6%;Mn:2.3%-3.9%;Fe:2.1%-3.9%。
所述聚醚醚酮塑料层的厚度为10μm-45μm。
所述本体采用铸造碳结合钢ZG200-400或ZG230-450或铝合金。
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保持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热喷涂或铸造工艺在本体上的定位孔内表面复合铜合金层。
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保持架的生产工艺,其有益效果是:在定位孔内表面复合铜合金,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小了轴承工作噪音,使之抗磨损能力增强,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本体外表面设有聚醚醚酮层,由于聚醚醚酮具有硬度低,摩擦系数低,耐高热性,耐油性等特点,可使其能够长时间留存于保持架的表面,延长保持架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延缓轴承外轨道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保持架的侧视图。
图1、图2附图标记如下:1、本体,2、定位孔,3、铜合金层,4、聚醚醚酮塑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做具体说明如下: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保持架,包括一个环状本体1,以及沿环状本体1的径向均匀布置的用于定位滚动体的定位孔2,所述本体1外表面披覆聚醚醚酮塑料层4,所述定位孔2的内表面复合铜合金层3,所述铜合金化学组分为:Cu:61%-65%;Zn:25.5%-27.5%;Al:4.5%-6.6%;Mn:2.3%-3.9%;Fe:2.1%-3.9%,所述聚醚醚酮塑料层4的厚度为5μm-45μm,所述本体1采用铸造碳结合钢ZG200-400或ZG230-450或铝合金。
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保持架的生产工艺:本体的成型加工和粗加工,采用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的碳结合钢ZG200-400或ZG230-450牌号的材料或铝合金,采用精密铸造的工艺方法按实体轴承保持架的各种规格与型号加工成铸造毛坯件,再通过车、铣、钻、镗等机械加工手段按要求加工铸造余量,定位孔2的内表面是铜合金的复合部位,应加工到铜合金层复合后要求厚度的等量尺寸,即1.6-3.3mm。
本体定位孔内表面复合铜合金的工艺:先将金属材料按Cu:61%-65%;Zn:25.5%-27.5%;Al:4.5%-6.6%;Mn:2.3%-3.9%;Fe:2.1%-3.9%的熔炼比例混合,熔炼温度为1085℃-1115℃。再用制丝手段制成可供喷涂使用的Φ1.6mm-Φ2.8mm焊料丝材。再把经过复合前喷砂处理的轴承保持架的本体定位孔内表面采用专用的电弧喷涂设备进行铜合金热喷涂,喷涂时选用0.65-0.75Mpa的气压,走丝速度为155-195mm/s,连续在表面摩擦位置喷涂铜合金材料。
本体1外表面的聚醚醚酮材料层4厚度为5μm-45μm,并可以进一步包含以下添加剂:聚四氟乙烯、石墨、二硫化钼及以上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炬,未经李东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9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