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9671.9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7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友高技术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00 | 分类号: | F16C33/00;F16C33/32;F16C33/34;F16C33/64;F16C33/38;F16C3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滚子 轴承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子轴承的生产工艺,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高速运转条件下的高精度滚子轴承的生产工艺,属于机械制造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滚动轴承是一种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精密的机械元件,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
轴承按其滚动体的种类,分为:球轴承—滚动体为球;滚子轴承—滚动体为滚子,滚子轴承按滚子种类,又分为:圆柱滚子轴承—滚动体是圆柱滚子的轴承,圆柱滚子的长度与直径之比小于或等于3 ;滚针轴承—滚动体是滚针的轴承,滚针的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3,但直径小于或等于5mm;圆锥滚子轴承,滚动体是圆锥滚子的轴承;调心滚子轴承—滚动体是球面滚子的轴承。
在轴承工作过程中,轴承的内圈随着传动轴一起转动,轴承的内圈随之带动滚动体运转,当传动轴高速运转时,滚动体的速度也随之增大,摩擦力加大而易导致轴承的滚道受损,大大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的生产工艺,采用该生产工艺的轴承具有摩擦系数小,耐磨性能好,机械效率高,精度高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的生产工艺,其生产的轴承由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组成的套圈以及装有陶瓷滚子的保持架构成,所述陶瓷滚子采用氮化硅或者氧化锆陶瓷材料制作。
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的生产工艺的工艺步骤:
(1)套圈加工工序:采用机床将坯料车加工成环形;进行冷碾扩工艺,将套圈基本加工成型;热处理和深冷处理:热处理淬火硬度HRC60-63,深冷温度控制在零下60℃至零下90℃;经过冷碾扩工艺的工件进行初磨以及精磨工艺,对套圈的平面、外径、内孔、沟道进行磨加工,达到零件的尺寸精度;最后进行超精研磨工序,对轴承套圈的沟道进行超精研磨,降低沟道的粗糙度和提高沟道的圆度,其粗糙度小于0.015Ra。
(2)保持架加工工序:将工件进行车加工工序;随后进行钻孔工序,同时加工润滑孔;再进行浸油工序;最后进行剖光工序。
(3)陶瓷滚子加工工序:滚子采用冷等静压的方法压制成形;进行烧结工序,其烧结压力高于150Mpa,达到200 Mpa;随后进行研磨加工工序:经过研磨加工后的工件进行剖光工序;其滚子的球度不超过0.07微米,表面粗糙度不超过0.008微米。
采用上述方案后,与现有轴承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生产的轴承,其结构简单,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同时具有摩擦系数极小、自润滑能力强、耐磨耐高温、精度较高等优点;其陶瓷滚子的各向均衡受压,几乎可以达到理论密度,具有致密性好、强度好、耐疲劳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的生产工艺,其生产的轴承由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组成的套圈以及装有陶瓷滚子的保持架构成,所述陶瓷滚子采用氮化硅或者氧化锆陶瓷材料制作。
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的生产工艺的工艺步骤:
(1)套圈加工工序:采用机床将坯料车加工成环形;进行冷碾扩工艺,冷辗扩中中间料去除,提高轴承套圈的耐疲劳性和精度,将套圈基本加工成型;热处理和深冷处理:热处理淬火硬度HRC60-63,深冷温度控制在零下60℃至零下90℃;经过冷碾扩工艺的工件进行初磨以及精磨工艺,对套圈的平面、外径、内孔、沟道进行磨加工,达到零件的尺寸精度;最后进行超精研磨工序,对轴承套圈的沟道进行超精研磨,降低沟道的粗糙度和提高沟道的圆度,其粗糙度小于0.015Ra。
(2)保持架加工工序:将工件进行车加工工序;随后进行钻孔工序,同时加工润滑孔;再进行浸油工序;最后进行剖光工序。
(3)陶瓷滚子加工工序:滚子采用冷等静压的方法压制成形;进行烧结工序,其烧结压力高于150Mpa,达到200 Mpa;随后进行研磨加工工序:经过研磨加工后的工件进行剖光工序;其滚子的球度不超过0.07微米,表面粗糙度不超过0.008微米。
其中在加工套圈过程中采用了冷辗扩工艺,所述冷辗扩的作用是减少车加工工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料消耗。若采用普通的切削加工方法来制造,材料的利用率通常为40%—50%,而用冷辗扩的方法,其材料利用率则可达到7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友高技术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大友高技术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96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