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成品率的CCD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9834.3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1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翁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1/339 | 分类号: | H01L21/339;H01L29/765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卢胜斌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成品率 ccd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CD设计、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成品率的CCD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CCD,电荷耦合器件,是一种半导体元件,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也称为CCD图像传感器。无论两相还是四相CCD均包含四个电极,四个电极分别由四个多晶硅层引出。
通常四个多晶硅层采用2次或3次多晶硅方法在硅衬底(硅衬底的材质、结构及其他外围结构与常规结构相同,因它们与本发明所涉及的改进点相关性不大,在此不再赘述)上制作而成。3次多晶硅工艺的具体工艺步骤是:制作第一次多晶硅条,进行光刻开槽,将第一次多晶硅条分割为两个多晶硅层(即第一多晶硅层和第二多晶硅层),对分割后得到的两个多晶硅层进行表面氧化;然后再在槽中制作第二次多晶硅条(即形成第三多晶硅层),然后对第二次多晶硅条进行氧化处理,最后在第一多晶硅层或第二多晶硅层的外侧,制作第三次多晶硅条(即第四多晶硅层),对第三次多晶硅条进行氧化处理;由此形成的四层结构,每层分别引出一电极,根据不同的电极连接方式,形成两相或者四相结构的CCD。
若采用加工精度不高的设备,或者利用现有的加工精度低的生产工艺线,制作小尺寸像元时,对多晶硅条的缝隙刻蚀(也即前述的“光刻开槽”),存在刻蚀不够干净的问题,同次多晶硅条经开槽得到的两个多晶硅层会出现短路现象,即同层短路,导致CCD器件的成品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在低精度工艺线上生产小像元CCD成品率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成品率的CCD生产方法,制作步骤为:
1)制作第一次多晶硅条,对第一次多晶硅条表面进行氧化处理;
2)与第一次多晶硅条间隔一定距离,制作第二次多晶硅条,对第二次多晶硅条表面进行氧化处理;
3)在第一次多晶硅条与第二次多晶硅条之间,制作第三次多晶硅条,对第三次多晶硅条表面进行氧化处理;
4)在第一次多晶硅条或者第二次多晶硅条的外侧,制作第四次多晶硅条,对第四次多晶硅条表面进行氧化处理。
进一步,每一个多晶硅条引出一个电极,四个电极之间相互独立,形成四相CCD结构。
进一步,每一个多晶硅条引出一个电极,从左到右顺序为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连接成为第一相;将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连接成为第二相,形成两相CCD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在低精度生产工艺线上,采用四次制作多晶硅条的生产方法,生产小像元CCD,避免了同层短路现象,既保证了产品的性能,还大幅提高了成品率。在不更换设备的条件下,使产品的成品率大幅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间接地扩大了低加工精度设备的适用范围。通过在2微米工艺线,用该生产方法生产像元尺寸为11微米×11微米的两相或4相CCD器件,生产的成品率高达70-80%。
附图说明
图1、采用3次多晶硅工艺生产的2相器件的1至3次多晶硅条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2、采用3次多晶硅工艺生产的4相器件的1至3次多晶硅条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3、采用本发明方法的2相器件的1至4次多晶硅条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4、采用本发明方法的4相器件的1至4次多晶硅条排列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次多晶硅条1、第二次多晶硅条2、第三次多晶硅条3、第四次多晶硅条4、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第三电极7、第四电极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4所示,一种提高成品率的CCD生产方法,制作步骤为:
1)制作第一次多晶硅条1(形成第一多晶硅层),对第一次多晶硅条1表面进行氧化处理;
2)与第一次多晶硅条1间隔一定距离,制作第二次多晶硅条2(形成第二多晶硅层),对第二次多晶硅条2表面进行氧化处理;
3)在第一次多晶硅条1与第二次多晶硅条2之间,制作第三次多晶硅条3(形成第三多晶硅层),对第三次多晶硅条3表面进行氧化处理;
4)在第一次多晶硅条1或者第二次多晶硅条2的外侧,制作第四次多晶硅条4(形成第四多晶硅层),对第四次多晶硅条4表面进行氧化处理。
本文除了采用“多晶硅条”的概念来定义CCD结构外,还引入了“多晶硅层”,这主要是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区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9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