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件蒸气清洗系统及清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9906.4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4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品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品桦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严志平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件 蒸气 清洗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件的清洗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清洗完后仍能保证塑料件干燥的清洗方法,属于清洗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件具有质量轻、强度好及容易加工的优点,已被广泛的应用在3C产品上。而塑料件的清洁对于塑料件的后方法是相当重要的,举凡塑料件的喷漆涂装、镀膜、组装、……等等,在实施前都需要确保塑料件有良好的清洁度。
目前塑料件的清洁方式主要分为水洗方法、溶剂洗方法及混合方法三种方式。水洗方法主要是用纯水以喷淋或超声波的方式,配合清洗剂及方法加热,将塑料件上的油污、指纹印清除。这种方式可以将产品上的油污及指纹印去除,但是,因为塑料件不耐高温的特性,要将塑料件上的水去除干净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成本。
溶剂洗方法主要是用溶剂除油污的特性,配合超声波或机械摆动的方式增加除油污的效果。这种方式也可以将塑料件上的油污及手指印去除,对于塑料件的干燥也可以轻易达成。但是,因为塑料件结构复杂,溶剂被产品大量带走,耗损量相当大。同时也考虑方法的安全性、溶剂挥发物及废溶剂的处理问题,此种方法在塑料件清洗上多不被采用。
混合方法是结合水洗方法的清洁效果及溶剂方法的干燥效果。同样的因为考虑成本及安全性,此方法在塑料件的清洗上也极少被采用。
综合以上介绍,目前塑料件的清洁还是以水洗方法为主。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时效快且能够有效清除塑料件上油污、指纹印的塑料件蒸气清洗系统及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塑料件蒸气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液、蒸气和蒸气发生装置,其中,清洗液设置在蒸气发生装置中,而蒸气发生装置中还设置有蒸气施加装置,蒸气施加装置的蒸气出口将蒸气导向待清洗的塑料件。
上述的清洗液为水、纯水、溶剂、洗剂或者为以液体状态存在的混合液,如清洁剂、溶剂及其他除油污产品等。
上述的蒸气的温度与清洗液的成份相对应,即蒸气的温度依不同清洗液的材质而有所不同。
上述的蒸气施加装置为喷枪或者蒸气刀等任何实施蒸气至产品的装置。
上述的蒸气为高温饱和蒸气。
一种塑料件蒸气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蒸气发生装置将清洗液进行加热,产生高温饱和蒸气后,经过蒸气施加装置将蒸气喷射到塑料件上,对塑料件进行油污、手指印去除处理。
此外,还包括利用烘烤装置对塑料件进行烘烤干燥的步骤。
所述的烘烤装置为设置在蒸气清洗系统后段的连续式烘烤线或者烘箱。
上述的烘烤装置不烘烤或者以不影响塑料件外型的任意温度烘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蒸气的方式将产品上的油污及手指印去除,可以有效避免产品柱子孔内留有残水,而且容易将产品干燥,也可以对产品进行局部处理,避免了额外的处理费用,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塑料件蒸气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记含义如下:
100、塑料件蒸气清洗系统 110、清洗液 120、蒸气
130、蒸气发生装置 140、塑料件 150、蒸气施加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塑料件蒸气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塑料件蒸气清洗系统100包括清洗液110、蒸气120和蒸气发生装置130,其中,清洗液110设置在蒸气发生装置130中,蒸气120通过蒸气发生装置130加热清洗液110产生,而蒸气发生装置130中还设置有蒸气施加装置150,蒸气施加装置150的蒸气出口将蒸气120导向待清洗的塑料件140,蒸气120作用到塑料件140上,将塑料件140上的油污、手指印等清除,达到清洗的目的,此外,清洗液110可以是水、纯水、溶剂、洗剂及及任何以液体状态存在的混合液。
值得注意的是,蒸气120是清洗液110达到饱和蒸气压后持续加热形成的高温饱和蒸气,在高温的状态下,可以直接将塑料件140上的油污及手指印直接蒸发,而塑料件140仍然保持干燥且不会出现塑料件140变形软化的现象,大量节省塑料件140的清洗时间及干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品桦,未经朱品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99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