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功率全光纤结构宽带超荧光光源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0275.8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3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璞;刘江;曹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H01S3/0941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光纤 结构 宽带 荧光 光源 | ||
1.一种高功率全光纤结构宽带超荧光光源,包括宽带超荧光种子源和光纤功率放大器两部分;其特征在于:第一多模半导体激光器(1)连接(2+1)x1泵浦合束器(2)的泵浦输入端;(2+1)x1泵浦合束器(2)的公共端连接第一掺杂光纤(3)的一端;第一掺杂光纤(3)的另一端切成8°角;(2+1)x1泵浦合束器(2)的信号端连接隔离器(4);隔离器(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泵浦光剥离器(10),第一多模半导体激光器(1)、(2+1)x1泵浦合束器(2)、第一掺杂光纤(3)、隔离器(4)以及第一泵浦光剥离器(10)一起构成宽带超荧光种子源;
第一(n+1)x1泵浦合束器(6)的泵浦输入端连接第二多模半导体激光器(5);第一(n+1)x1泵浦合束器(6)的信号端连接第一泵浦光剥离器(10)的另一端;第一(n+1)x1泵浦合束器(6)的公共端连接第二掺杂光纤(7)的一端;第二掺杂光纤(7)的另一端连接第二(n+1)x1泵浦合束器(9)的公共端;第二(n+1)x1泵浦合束器(9)的泵浦输入端连接第三多模半导体激光器(8);第二(n+1)x1泵浦合束器(9)的信号端连接第二泵浦光剥离器(11)的一端;第二泵浦光剥离器(11)的另一端连接光纤端帽(12);第二多模半导体激光器(5)、第一(n+1)x1泵浦合束器(6)、第二掺杂光纤(7)、第二(n+1)x1泵浦合束器(9)、第三多模半导体激光器(8)、第二泵浦光剥离器(11)以及光纤端帽(12)一起构成光纤功率放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全光纤结构宽带超荧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n+1)x1泵浦合束器(6)、第二(n+1)x1泵浦合束器(9)的泵浦输入端为n,1≤n≤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全光纤结构宽带超荧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多模半导体激光器(1)、第二多模半导体激光器(5)、第三多模半导体激光器(8)的中心波长为λ,700nm≤λ≤10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全光纤结构宽带超荧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掺杂光纤(3)、第二掺杂光纤(7)为掺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掺杂的单模光纤或多模大芯径光纤或光子晶体光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全光纤结构宽带超荧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1)x1泵浦合束器(2)、第一掺杂光纤(3)、隔离器(4)、第一(n+1)x1泵浦合束器(6)、第二接掺杂光纤(7)、第二(n+1)x1泵浦合束器(9)为保偏型或非保偏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全光纤结构宽带超荧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掺杂光纤(3)的长度为L米,第一掺杂光纤(3)对泵浦光的吸收率为a dR/米,其中10≤aL≤1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02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风电变流器储能电容充电电路
- 下一篇:集约式多通道电互连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