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耕轻耙种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0768.1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6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臣;侯立刚;隋朋举;齐春艳;刘亮;马巍;孙洪娇;郭晞明;李保柱;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124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免耕轻耙 种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水稻的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免耕轻耙种稻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农村常规水稻生产过程中,都必须通过机械,对土地进行耕翻、耙平、灌水、泡田等作业和过程。长期如此精耕细作,风蚀影响严重,不利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反而破坏了土壤结构,使土质地变细,土壤棵粒变小,保水保肥能力会逐年下降。长期以往,很难保证水稻正生长。因此,为了节约泡田用水,发展生态农业,开展节水稻作技术研究与应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而常言道:“水稻水稻用水来泡,没有水哪有稻”。但是,近年科学研究表明,水稻并不是水少就不活、少水就减产的作物,相反,水稻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脆弱,而是抗旱能力很强的作物,有的生育期甚至可以“旱着种”。
于是各地区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研究出适用的水稻节水高效灌溉制度,主要有水稻“浅湿”灌溉各地有多种不同的称谓,归纳起来大致有:“薄、浅、湿、晒”灌溉、“浅、蓄、晒、湿”灌溉、“浅晒湿”灌溉等。水稻“浅湿”灌溉是根据水稻移植到大田后各生育期的需水特性和要求,进行灌溉和排水,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这种灌溉的技术要点就是:薄水插秧,浅水返青,分蘖前期湿润,分蘖后期晒田,拔节孕穗期回灌薄水,抽穗开花期保持薄水,乳熟湿润,黄熟期湿润勤落干。水稻“浅湿”灌溉适用于我国南方的双季稻产区。
水稻“薄露”灌溉,概括来说就是“灌水要薄,适时落干露田”。薄是指灌溉水层要薄,一般为20毫米以下,露是指田面表土要经常露出来,表层土面不要长期淹盖着一层水。
水稻控制灌溉是根据水稻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不同敏感程度,在发挥水稻自身适应能力和调节机能的基础上,进行适时适量供水的节水灌溉技术。1996年,河海大学专家开始研究水稻的控制灌溉,并取得了成功。目前,这种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已在山东、江苏、宁夏引黄灌区等示范应水稻深蓄雨水节水灌溉。
水稻深蓄雨水节水灌溉,在南方地区,水稻生育期内,降雨比较充沛,可采取合理深蓄降雨,充分利用雨水的措施,减少水稻灌溉用水量。
水稻免耕节水技术也是研究节水稻作技术中的一项内容。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用水量是很大,仅泡田用水量就占水稻生产总用水量的1/3以上。而免耕技术就可节约水稻泡田用水1/2左右。免耕技术,就是在三年内不经任何耕翻稻地上,直接灌水泡田,泡水3-5天后,即可插秧。轻耙技术是在研究、应用免耕不耙技术过程中,发现个别地块出现飘苗和草荒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免耕轻耙种稻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免耕轻耙种稻方法,所述的步骤为:
(1)在不经耕翻的草甸型黑壤土的稻田地上,插秧前4-6天;
(2)在带稻茬的地里均匀散施有机肥、化肥后,直接灌水泡田,泡田3-5天,浸透土层6-8厘米;
(3)用轻型机械轻耙一遍;
(4)在行间或株间插秧,插秧密度9×4~6寸。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免耕轻耙种稻方法为“三免一翻”方法,即是采用免耕轻耙三年,深翻一年,四年轮换。
本发明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步骤(1)中所述的土地为常年精耕细作的草甸型黑壤土。
进一步优选,本发明所述的免耕轻耙种稻方法,所述的步骤(3)中的轻型机械为手扶托拉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应用水稻免耕轻耙技术,可节省翻地费450元/公顷;节省水、电费300元/公顷,合计可节约支出750元/公顷;
2、使用本发明方法种植水稻,经济成本降低,而产量略有增加,一般亩增产3-5%左右;
3、社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增加,水源较贫乏地区也能开发种稻;
4、免耕的稻地上,泡田施肥后,用手扶脱拉机耙地轮轻耙一次,这样即解决了土肥混合、插秧飘苗问题,又减轻了草荒危害和节水的目的;
5、本发明方法简便、科学、易学好懂,省工省时,还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但不限于此,本发明的免耕轻耙种稻方法在东北低洼易涝地和土壤团粒结构较小的地方均可使用,并可达到保护耕作的目的。
以东北平原轻壤土为例,插秧前4-6天;在带稻茬的地里均匀散施有机肥、化肥后,直接灌水泡田,泡田3-5天,浸透土层6-8厘米;用手扶拖拉机轻型机械轻耙一遍;在行间或株间插秧,插秧密度9×4~6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0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性镭射膜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晶硅清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