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乙烯基醚官能团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1398.3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5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邹应全;刁翠梅;何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固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20/40 | 分类号: | C08F120/40;C08F220/40;C08F220/54;C08F2/06;C08F2/48;C08J3/24;G03F7/004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裴作平 |
地址: | 448124 湖北省荆门***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基 官能团 甲基 丙烯酸酯 低聚物 | ||
1.含乙烯基醚官能团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类低聚物,其特征在于该低聚物结构如通式1所示:
通式1
式中R1和R’1分别为甲基或者氢原子;R2为乙烯基醚类基团;R3为烷基或者带有取代基的烷基、环烷基或者带有取代基的环烷基,芳基或者是带有取代基的芳基等;X表示氧原子或者氮原子;x表示0~100的正整数,y表示0~100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所述的含乙烯基醚官能团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类低聚物,其特征在于R2基团为具有下列一般结构如通式2所示:
通式2
式中R4表示脂肪族烷基(碳原子数在2-6个)或者是具有取代基的脂肪族烷基,芳基或者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脂肪环或者是具有取代基的脂肪环,烷氧基或者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低聚物,其特征在于含乙烯基醚官能团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类低聚物的分子量在200~2000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低聚物,其特征在于其含乙烯基醚官能团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类低聚物数均分子量在1000-5000。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低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乙烯基醚官能团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类低聚物的分散度在1.2-1.9。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含乙烯基醚官能团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类低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为:
A、将聚合催化剂用溶剂稀释;
B、聚合反应:将含有乙烯基醚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或者是含有乙烯基醚的甲基丙烯酸酸酯类单体与其他丙烯酸酯类单体,加入稀释的聚合催化剂中,在惰气氛围中,在常压下,缓慢升温到60-90℃,优选80℃,反应2-20小时,优选8个小时后,再升温到80-110℃,优选100℃,反应6-20小时,优选12个小时,使含有乙烯基醚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或者是使含有乙烯基醚的甲基丙烯酸酸酯类单体与其他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
C、阻聚反应:在惰气氛围中,加入阻聚剂至上述聚合反应中使聚合链反应终止;
D、洗涤、干燥:将阻聚反应终止后的物料加入洗涤剂洗涤,抽滤,在20-40℃下烘干即成。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低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聚合反应需要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所用到的化学品需要事先在(80-110℃)的温度下干燥。
8.根据权利要求6的低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催化剂为偶氮异丁腈、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环己基甲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或者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甲乙酮,所述的溶剂为甲苯、二甲苯、四氯化碳或丙酮常用的有机溶剂;所述的洗涤剂为正己烷、石油醚或环己烷;阻聚剂是对苯二酚(HQ),或者对苯醌(PBQ),或者甲基氢醌(THQ),或者对羟基苯甲醚(HQMME),或者2-叔丁基对苯二酚(MTBHQ),或者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2,5-DTBHQ)。
9.根据权利要求6的低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聚合反应用,所述的含有乙烯基醚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是4-(乙烯氧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4-(乙烯氧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3-(乙烯氧基)丙基丙烯酸酯、3-(乙烯氧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2-(乙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或2-(乙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其他丙烯酸酯类单体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酰胺、(甲基)丙烯酸乙酰胺、(甲基)丙烯酸丁酰胺或(甲基)丙烯酸丙酰胺。
10.根据权利要求12的低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共聚物制备所需要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吡啶或氯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固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固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13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