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量头皮针飞针直刺手法力学参数的微型传感针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1524.5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4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洋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B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田洲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头皮 针飞针直刺 手法 力学 参数 微型 传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传感针,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定量测量中医头皮针飞针直刺手法冲击力和提插手法垂直力参数的微型传感针。
【背景技术】
头皮针是根据中医经络学说,针刺大脑功能区在头皮的相应投影部位,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物理疗法。近40多年来,头皮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疗效确切,深受欢迎。其实头皮针能有如此好的疗效,与其独特的“飞针”直刺手法密切相关。该手法进针疾速,其势如飞,故名“飞”针。由于飞针直刺手法对头皮针针刺疗效影响显著,因此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医生频繁使用该手法使受针者达到针刺得气状态。然而中医关于得气状态的描述非常模糊,主要靠医生手下的感觉和经验以及受针者对针感的描述。由于头皮针飞针直刺手法量效关系的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对其效应的观察,即定性的研究上,缺乏定量的实验数据。所以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客观定量分析和研究头皮针飞针直刺手法疗效的微型动态检测传感针,为科研、教学和临床提供优质服务。
目前国内外类似的微型动态检测使用的传感针,由于其内部使用的传感器本身选型和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均仅限于动态测量传统针灸的提插、捻转等基本针刺手法操作,不能实时检测出在头皮针飞针直刺手法操作过程中,人体皮肤和组织受到针体垂直冲击力作用时的生物力学转换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测量头皮针飞针直刺手法力学参数的微型传感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测量头皮针飞针直刺手法力学参数的微型传感针,包括柔性薄膜压阻传感器、传感器压力调节螺杆、上端盖、下端盖、压簧,传力杆固定调节螺栓、传力杆、头皮针固定夹头和头皮针;
上端盖和下端盖相互扣合;上端盖内部中空设有内螺纹,底部下表面对应柔性薄膜压阻传感器压力传感区域中心处开设有贯穿上端盖底部的第一通孔,对应输出接线端子处凹设有上凹槽;下端盖为内空的凹形结构,其顶部上表面凹设有凹槽,凹槽中对应柔性薄膜压阻传感器压力传感区域中心处开设有贯穿下端盖顶部的第二通孔,下端盖底部开设有第三通孔;
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配合形成传感器定位槽,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传感器定位槽中;
传感器压力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所述上端盖,且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接触所述传感器;
所述头皮针固定于头皮针固定夹头内,头皮针尾部环形针柄端露出头皮针固定夹头;
传力杆为中空管,其内部设有内螺纹;头皮针固定夹头与传力杆一端螺纹连接;传力杆固定调节螺栓与传力杆另一端螺纹连接,且传力杆固定调节螺栓接触头皮针露出头皮针固定夹头的尾部环形针柄端;
传力杆固定调节螺栓的螺栓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接触所述设置于传感器定位槽中的传感器;压簧套设于传力杆外周,一端接触传力杆固定调节螺栓的螺栓头,另一端接触下端盖的底部;传力杆从下端盖底部的第三通孔伸出下端盖。
设置于传感器定位槽中的传感器为柔性薄膜压阻传感器。
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
设置于传感器定位槽中的传感器连接有输出接线端子。
所述输出接线端子连接有力学测试分析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一种用于测量头皮针飞针直刺手法力学参数的微型传感针,实现了头皮针飞针直刺和提插操作过程中针体垂直受力数据的实时定量采集;当采用飞针直刺和提插手法操作头皮针时,头皮针受到人体皮肤和组织随时间变化的垂直力作用,该变化通过传感器上端固定的压力调节螺杆、下端传力杆及其调节螺栓、压簧共同作用,引起传感器压力传感区域发生相应的弹性变形,导致其阻值发生同步变化,该应变阻值输出信号由输出接线端子通过导线引出。本发明具有结构轻便、体积小、灵敏度高的特点,与其配套的测试分析技术非常成熟和完善,可供科研、临床教学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微型传感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沿B-B线的剖视图;
图中:1为传感器压力调节螺杆;2为上端盖;3为传感器定位槽;4为输出接线端子;5为下端盖;6为压簧;7为传力杆固定调节螺栓;8为传力杆;9为头皮针固定夹头;10为头皮针;11为柔性薄膜压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15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间隙面差组合量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光轴检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