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1900.0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6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乔艳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B27/22;G02B27/26;G02F1/29;H04N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鹏松;杨楷 |
地址: | 2153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显示 设备 | ||
1. 立体显示设备,其包括图像显示组件及设置在所述图像显示组件与观察者之间的光线调整装置,所述图像显示组件产生三维图像,所述三维图像包括左眼图像及右眼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调整装置具有三维光线调整模式,在所述三维光线调整模式下,所述光线调整装置将图像显示组件形成的左眼图像的光线传递到预定位置的观察者的左眼而不传递到所述预定位置的观察者的右眼,并且将图像显示组件形成的右眼图像的光线传递到预定位置的观察者的右眼而不传递到所述预定位置的观察者的左眼;其中,
所述三维光线调整模式至少包括第一显示方向及第二显示方向的三维光线调整模式,在所述第一显示方向的三维光线调整模式下,所述预定位置的观察者位于预定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二显示方向的三维光线调整模式下,所述预定位置的观察者位于预定第二位置,并且,所述预定第一位置的观察者的左右眼的连线与所述预定第二位置的观察者的左右眼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不为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图像显示组件包括:
液晶显示装置,其使光线选择性地透过而形成所述三维图像;
背光源,其向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发出光线。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线调整装置包括:
第一液晶棱镜,其包括多个长轴沿第一延伸方向排列的液晶棱镜单元,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定第一位置的观察者的左右眼的连线垂直;
第二液晶棱镜,其包括多个长轴沿第二延伸方向排列的液晶棱镜单元,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定第二位置的观察者的左右眼的连线垂直;
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液晶棱镜均可在折射模式和非折射模式之间相互切换,当在所述折射模式下,经过所述第一及第二液晶棱镜的光线发生折射,而当在所述非折射模式下,经过所述第一及第二液晶棱镜的光线保持原传播方向而不发生折射。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线调整装置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及第二液晶棱镜与所述图像显示组件之间的偏振状态转换装置,所述偏振状态转换装置可在第一偏振状态和第二偏振状态之间切换;其中
在所述第一显示方向的三维光线调整模式下,图像显示组件形成的左、右眼图像的光线经过处于所述第一偏振状态的偏振状态转换装置后具有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偏振方向,并且所述第一液晶棱镜处于折射模式,所述第二液晶棱镜处于非折射模式;
在所述第二显示方向的三维光线调整模式下,图像显示组件形成的左、右眼图像的光线经过处于所述第二偏振状态的偏振状态转换装置后具有与所述第二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偏振方向,并且所述第二液晶棱镜处于折射模式,所述第一液晶棱镜处于非折射模式。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偏振状态转换装置为扭曲向列型液晶盒,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夹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扭曲向列型液晶层,在所述第一基板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整面设置有第一透明电极,在所述第二基板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整面设置有第二透明电极,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上覆盖有第一配向层,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上覆盖有第二配向层,并且,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第二配向层的配向方向相互垂直。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预定第一位置的观察者的左右眼的连线与所述预定第二位置的观察者的左右眼的连线相垂直。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线调整装置是可编程视差栅格。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视差栅格是可以显现任意形状的视差栅格的光开关装置,所述光开关装置具有任意显示方向的三维光线调整模式。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开关装置包括多个开关单元,每个开关单元均具有可透过光线与不可透过光线的两种状态,在所述任意显示方向的三维光线调整模式下,多个开关单元排列成可透过光线的条形区域和不可透过光线的条形区域交替排列的多个条形区域,所述多个条形区域的纵长方向互相平行,而且,所述纵长方向与所述对应预定位置的观察者的左右眼的连线相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19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氨酸发酵联合酶转化制备瓜氨酸的方法
- 下一篇:防水防尘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