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CCD暗电流的CCD单元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2247.X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3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汪朝敏;翁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768 | 分类号: | H01L29/768;H01L29/10;H01L27/148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 |
地址: | 4000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ccd 电流 单元 结构 | ||
1.一种降低CCD暗电流的CCD单元结构,包括由顺次排列的多个多晶硅电极(5)组成的CCD单元,与CCD单元对应的埋沟信道(6),其特征在于:埋沟信道(6)由第一埋沟信道(6-1)和第二埋沟信道(6-2)组成,第二埋沟信道(6-2)的掺杂浓度低于第一埋沟信道(6-1)的掺杂浓度,第二埋沟信道(6-2)的位置正对其中一个多晶硅电极(5)设置,第一埋沟信道(6-1)的位置与其余的多晶硅电极(5)相对,第二埋沟信道(6-2)的宽度与一个多晶硅电极(5)的宽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CCD暗电流的CCD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CD单元有多个,多个CCD单元成列设置;每个CCD单元对应一个第二埋沟信道(6-2),相邻两个第二埋沟信道(6-2)的间隔距离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低CCD暗电流的CCD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埋沟信道(6-1)的掺杂浓度为3.0×1016/cm3;第二埋沟信道(6-2)的掺杂浓度为1.0×1016/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22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