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支架基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2705.X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4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昆;李畅;端木正;张艳龙;杨映红;王洪建;张正才;蒲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M31/00;A61L27/18;A61L2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加岭;张庆敏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吸收 聚合物 支架 基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皮介入治疗的高分子材料医药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支架基体,以及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经皮介入治疗领域自上世纪70年代首创以来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从初始的球囊扩张介入治疗,到随后的支架植入治疗。而其中支架植入治疗中使用到的载药支架由裸金属支架,发展到以不锈钢、钴铬合金、铂铬合金为基体的药物洗脱支架,而后逐渐出现了以无载体药物洗脱支架、可降解药物载体涂层药物洗脱支架为主流的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人们一步步的朝着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向不断前进。直至今日,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的技术发展日臻成熟,然而其植入支架的基体材料由于不可降解的缺点,会永远存留在人体血管内部,造成血管的内皮过度增生甚至产生再狭窄,出现晚期追赶的现象。这使得患者依然面临远期血栓的风险,其长期的安全有效性能仍然有待验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大医患的认知水平的提升,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究开发成为新的热点。生物可吸收支架在植入人体血管后,可以在血管愈合初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有效避免血管在愈合过程中造成的回弹,在支架血管表面内皮化完全后,支架开始逐渐失去力学支撑,内部发生降解,经过6个月到3年的时间后,支架基体最终降解完全,所降解产物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并最终被人体组织吸收代谢出体外;这样既预防了血管内的再狭窄,又不会留下任何的永久性残留物。因此,可以看到,新一代的生物可吸收支架不仅仅具有有效治疗血管内狭窄的作用,更加可以避免支架基体残留带来的远期血栓风险,在介入治疗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基体材料,一般可以选用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而现有的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支架基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合物纤维丝编织成网状的支架后再加压加热融合成一体;或者使用双层高分子支架,使内外层的支架带有不同的药物;再者采用条状薄膜卷曲的方法制作成聚合物支架。
利用上述方法制备出的支架基体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1)径向支撑力太低,无法抵抗人体内血流冲刷,容易造成支架的贴壁不良或者支架丝的塌陷,即存在使用不安全的风险;(2)由于介入治疗的特殊性,支架很难输送到狭窄的病变部位,不具有实用性。
另外,上述方法制备工艺步骤繁杂,需要高精度的加工制造设备,进而加大了支架基体的加工制造成本,不符合经济效益原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支架基体及其制备方法,使用该支架基体既能保证支撑力,同时还可以涂载和携带所需的治疗药物,保证它能被输送到狭窄的病变部位,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支架基体。它是由生物可吸收聚合物管材制成,即将所述管材激光雕刻成支架结构;然后将雕刻好的支架结构经过表面置孔处理,使其表面形成微米级的孔,并对其经过等离子体表面活化处理,得到所述支架基体。
其中,所述的生物可吸收聚合物管材通过将选择好的生物可吸收原料挤出成型而成,挤出管材的尺寸范围是:外径0.5-5.0mm,壁厚0.1-2.0mm。
其中,所述生物可吸收聚合物管材原料选自:聚乳酸、左旋聚乳酸、外消旋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乳酸-己内酯共聚物、聚己内酯、聚对苯二氧杂环己酮纤维和聚β-羟基丁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用做生物可吸收聚合物管材的原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人体内最终会被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能均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是理想的备选原料。一般来说,所选的生物可吸收聚合物管材原料的特征粘度为1.0dl/g-9.0dl/g。
其中,所述支架基体表面微米级孔的孔径为1-50微米,孔深为1-50微米。
上述支架基体表面经过等离子体活化处理,目的是为了提高支架的表面活性,所述等离子体为低温等离子体。
其中,所述低温等离子体为稀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或者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所述稀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活化参数范围为:电压:100-2000V;电流:0.5-10A;等离子腔体内气压:0-0.1Pa。
其中,所述低温等离子体的温度范围为22℃至60℃。
采用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活化,原理是利用高频高压在被处理的支架基体表面放电,使支架的表面产生游离基团,以增加其对极性溶剂的浸润性,提高药物或者药物载体在支架基体表面的附着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27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