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林业保水种植速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2881.3 | 申请日: | 201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5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亚明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G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陈雅平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业 种植 速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业种植的方法,具体是采用保水栽培,达到束生的目的。
背景技术
人们对林业种植的保水都是采用喷洒水或等天下雨的传统方法。而我国山地林业面积大、分布广、环境条件复杂、水资源严重缺乏,对采用喷洒水方法,造成投资大,耗工多,又浪费水资源。如由林业等天下雨自然生长,又十分缓慢。为使林业生长快速,节约水资源,降低成本,增加林地的最大收益。有必要针对林业种植研究其保水方法。
保水就是保肥,能使林木有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疏松透气,吸热保温和抗旱抗寒的能力,促进林木持续快速生长,增加林地亩产的最大收益。因此发明利用有机体盆保水方法对林业很有必要的。2008年在广东吴川采取保水方法种植1000株试验,2009年在广州南沙采取保水方法种植10000株和在从化市采取保水方法种植40000株的试验,2010年在广东省英德县采用保水方法种植30000株,成活率都在98%以上,且树木生长非常快速,比同期种植自然生长的树木粗壮50%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林业保水种植速生方法,能使林木得到足够的水分和营养,达到持续快速生长。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保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有机保水盆,采取麦杆,稻杆,蔗渣,香蕉树,谷壳和粘合剂等或易于溶解的有机物原料加工制作成有机保水盆,有机保水盆直径20cm~40cm,高度10cm-20CM,厚度0.3-0.5cm,有机保水盆或为方型,同样规格。利用此保水方法,自然吸水一次可释放保湿4-5个月,而原材料充裕,价格便宜,成本每个0.4-0.6元,无污染环保,容易操作,耐用程度2-3年溶解。
(2)加工保水拌和物,保水剂选东莞市安信保水有限公司产品,每100株树木苗采用3公斤保水剂, 1公斤保水剂,20公斤谷壳,200公斤水,即重量配比1:20:200,拌和膨胀后的保水物加满保水盆即可;或将保水拌和物放入盆中70%,然后加入水膨胀即可;如水源缺的,也可以将保水拌和物放满有机盆中,盖上稻杆,白石粉,钙镁磷,和有机肥后回填20-30cm土,等天下雨后才进行种植。在种植过程中尽量采取前两种方法,因保水拌和物膨胀后立即回土,造至保水物四面扩张,无形中增大了保水盆的面积,大大增加了保水量。所以使用有机盆的保水方法有利于土壤长期保持湿润,提高肥力的保存性和肥力的活动性,植物根系容易吸收。促进植物生长快速。
(3)种植方法,种植前把有盛有保水拌和物的有机保水盆放下穴底,保水盆面加上稻杆,白石粉,钙镁磷和有机肥。稻杆遇潮湿后就会逐渐腐烂和有机肥一起发酵,生成大量的生物菌,生物菌呼吸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增加土壤中碳元素活跃性、促进碳肥的合成、提高土壤保水,保温、保肥,抗旱和抗寒能力。白石粉能中和稻杆中的酸性,消除稻杆中的钠元素,使土壤更加梳松透气,有利树木对营养的吸收。
(4) 在种植林木时,树根必须要距保水盆面20cm~30cm,复土施肥踩实,上面再覆盖保湿草。这既能保证树木水份的合理供应,又不会造成林木根系的淹水。天旱时林木的根更容易吸收到盆中的水份和营养,促使林木快速生长。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实施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变废为宝,价格便宜、节约水资源、节约成本、容易操作,无污染环境,保水保温时间长、发挥肥效高、促进树木的抗旱和抗寒能力,大大提高林地亩产的材积。每棵树木保水剂成本约0.5元。例:柚木,果树等采用保水种植速生方法种植,其生长速度比自然种植生长快速5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1-树苗截杆,2-保湿复盖草,3-肥和混合土,4-石灰消毒层,5-稻杆石灰有机肥层,6-保水拌和物,7-有机保水盆;
图2是有机保水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操作方法是:(1)挖穴或挖坑宽80cm,深65cm;(2)放落保水盆加入保水剂拌和物加水澎胀则可;(3)保水盆面放稻杆,白石粉和有机肥10cm厚;(4)回填石灰混合土15cm厚;(5)选用截杆修根25cm高的柚木苗种植,回填柚木专用肥混合土20cm踩实后浇定根水复盖保湿层草则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亚明,未经陈亚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28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套管预埋固定装置
- 下一篇:预应力金属薄板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