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静电喷雾制备疏水性药物纳米颗粒状固体分散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3297.X | 申请日: | 201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8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余灯广;王霞;李晓燕;李颖;钱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J3/02 | 分类号: | A61J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静电 喷雾 制备 疏水 药物 纳米 颗粒状 固体 散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固体分散体的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静电喷雾制备疏水性药物纳米颗粒状固体分散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虽然高通量筛选和组合化学的应用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活性物质可以用于疾病的治疗与防护中,但其中40%以上存在溶解度问题。而已有药物中,水溶性较差的化合物也是为数众多。因此药剂学领域研究人员一直寻求各种各样的技术或策略来改善药物的溶解性能,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进疗效、降低毒性。这些技术包括对药物进行微粉化、改性PEG化、糖化、合成水溶性前体药物、合成磷脂复合物、通过环糊精包合、制备固体分散体等技术等。
其中固体分散体概念由Sekiguchi 等在1961年首先提出 (Sekiguchi K, Obi N. Studies on absorption of eutectic mixture. I. A comparison of the behavior of eutectic mixture of sulfathiazole and that of ordinary sulfathiazol
现有的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技术由最初的熔融法发展出包括各种溶剂挥发法在内的10余种方法,其中传统溶剂挥发法制备固体分散体的主要问题是:(1)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常常需要过筛粉碎、然后压片等进行剂型转换;(2)固体分散体稳定性不好、药物重结晶、聚结现象严重;(3)在制备过程中随着干燥的进行、共沉淀物越来越粘,很难将有机溶剂快速而有效地移除。这些问题限制了固体分散体的进一步广泛应用,也使得研究人员不断将新技术应用于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中,这些新技术包括:流化床技术、喷雾干燥技术、微波技术、三维打印技术等。
电流体动力雾化(electrohydrodynamic atomization,EHDA)技术 主要包括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和高压静电喷雾两种(Anonymity. http://en.wikipedia.org/wiki/Electrohydrodynamic)。借助于电场力的作用,该技术可以单步、直接制备出纳米纤维和微纳米颗粒。
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和高压静电喷雾技术的原理和装置基本相同,主要由高压发生装置、溶液储存装置、喷射装置和收集装置所组成。高压发生器在喷射液与接收装置之间建立一个静电力场,当静电场强超过临界值时。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电场力作用下克服自身的表面张力于喷丝口处形成一股带电的喷射流。由于静电排斥作用,带电细流发生高速弯曲、鞭动或分裂。随着溶剂挥发或熔体冷却,得到直径在几十纳米到几微米之间的颗粒或纤维,落在收集装置上形成紧密的粒子簇或纤维膜材料。(Y WU & R L Clark. Electrohydrodynamic atomization: a versatile process for preparing material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J. Biomater. Sci. Polymer Edn, 2008, 19,573-601.)
与传统的气雾法和机械搅拌法制备聚合物微球技术相比,高压静电喷雾能够制备出直径更小的颗粒。而且颗粒的尺寸可控性好、直径大小分布很窄,在电喷的过程中因携带电荷相互排斥而具有很好的自分散性。静电喷雾器的结构也非常简单,颗粒由毛细管喷头喷出,在喷头与金属板之间雾化。经干燥后可收集到单分散的微/纳米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32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学习汉字的教学板
- 下一篇:一种无松脱结构门锁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