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流的用量监控方法及装置、PCEF实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3684.3 | 申请日: | 201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3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毛玉欣;周晓云;芮通;吴锦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流 用量 监控 方法 装置 pcef 实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流的用量监控方法及装置、PCEF实体。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定义了针对移动网络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架构(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PCC),如图1所示,各实体功能如下描述:
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简称为PCRF)实体为业务包含的业务数据流在传输过程中使用网络资源制定资源控制策略,包括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为QoS)控制策略和计费控制策略。
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简称为PCEF)用于执行PCRF下发的或者PCEF上预配置的PCC规则,对网络上传输的IP报文进行检测,识别该IP报文隶属的业务数据流,并对业务数据流提供QoS和计费控制。
承载绑定和事件上报功能(Bearer Binding and Event Report Function,简称为BBERF)主要用于对网络上传输的IP报文进行检测,并将IP报文按照规则映射到对应的承载通道上。BBERF还执行承载相关事件的上报,例如当承载丢失,或者发生接入网络切换的时候,都需要将相应的事件上报给PCRF实体,请求PCRF实体进行相应的决策。
用户签约数据库(Subscription Profile Repository,简称为SPR)用于保存用户签约的业务信息,为PCRF实体制订PCC规则提供必要的用户签约信息。在线计费系统(Online Charging System,简称为OCS)和离线计费系统(Offiine Charging System,简称为OFCS)分别用于离线和在线计费。
在用户开展业务过程中,PCC按照如下原理为业务(由若干业务数据流组成)在传输过程中提供QoS保证,以提高用户的业务体验,提高网络资源使用效率:
业务包含的每个业务数据流都对应一个具体的PCC规则,PCC规则中定义了该业务数据流传输时可以使用的QoS资源。在业务数据流正式在承载网络传输之前,PCRF实体需要根据各种信息为业务数据流决策并制定PCC规则。PCRF实体决策并制定PCC规则所依据的信息包括:
从AF接收的业务协商信息,该业务协商信息就是用户正式开展业务之前和通信对端协商的开展所述业务的信息,例如开展所述业务的QoS要求,所使用的IP地址、五元组等信息;
从SPR接收的用户签约信息,例如用户签约信息中包含用户开始使用的QoS信息,则用户开展业务时,业务对QoS的要求必须在用户签约信息所规定的用户可以使用的QoS信息内;
PCRF实体自身存储的运营商自定义的策略。例如运营商对漫游用户和非漫游用户开展业务需要区分控制,此时可以在PCRF上配置运营商自定义的策略;
从PCEF实体或者BBERF上接收的信息。例如用户附着到网络时,PCRF需要通过PCEF或者BBERF获取用户接入网络的信息,以供PCRF为用户开展业务进行策略决策;
从OCS获取用户的信用信息。例如一旦用户的信用用完,或者不够时,PCRF实体就无法授权所述用户开展业务。
PCRF实体根据上述信息对业务数据流决策制定PCC规则,并将PCC规则PCEF实体(如果网络中存在BBERF,则PCRF实体还需要制定QoS规则,并下发给BBERF)。PCEF实体需要根据PCC规则的QoS要求建立相应的承载,并将PCC规则绑定到对应的承载上(如果网络中存在BBERF,则由BBERF根据QoS规则建立承载)。如果网络中已经有和PCC规则或者QoS规则指示的QoS相匹配的承载,则将所述PCC规则或者QoS规则绑定到已有的承载上。
此后,当用户开展业务,业务数据流在承载网络上传输的时候,网关设备可以根据五元组(由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协议组成)将组成该业务数据流的IP报文匹配到相应的PCC规则/QoS规则,根据PCC规则/QoS规则和承载的绑定关系,就可以将所述业务数据流匹配到相应的承载上,从而为业务数据流在承载网络上的传输提供PCC规则/QoS规则所指示的QoS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36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