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拱清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3749.4 | 申请日: | 201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0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潘宇峰;陈弘;张浩;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0 | 分类号: | F23J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18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拱清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锅炉的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后拱清灰装置。
背景技术
导热油炉后拱积灰问题一直存在,用户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清灰:一、通过人孔门扒灰,但是这样操作困难,而且积灰清理不彻底,没几天又堵上了;二、通过后拱上开孔进行清灰,但是这样容易形成烟气短路,影响炉排燃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后拱清灰装置,其在不影响炉排燃烧的的前提下,确保清灰彻底,且操作简单。
后拱清灰装置,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炉膛、后拱、人孔门、底部出灰口,所述后拱的上方安装有隔墙,所述隔墙的一侧为烟气进口,另一侧为烟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拱的斜坡下部设置有一组相互配合安装的抽拉门,所述抽拉门的下方为底部出灰口,所述抽拉门的一侧安装有所述人孔门,所述抽拉门的包括两块挡板及其对应拉杆,所述两块挡板的接触端面密封连接,所述两块挡板位于所述后拱下方的直线导轨安装槽内,所述拉杆对应连接所述挡板,所述拉杆外露于所述炉膛。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后,定时安排司炉工交替抽拉两块挡板所对应的拉杆,从而使得沿着后拱斜面沉降到抽拉门的积灰从打开的挡板内落入出灰口,其在不影响炉排燃烧的的前提下,确保清灰彻底,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抽拉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其包括炉膛1、后拱2、人孔门3、底部出灰口4,后拱2的上方安装有隔墙5、对流管束,隔墙将对流管束分隔为两部分:对流管束Ⅰ6、对流管束Ⅱ7,隔墙5的一侧为烟气进口,另一侧为烟气出口,后拱2的斜坡下部设置有一组相互配合安装的抽拉门,抽拉门的下方为底部出灰口4,抽拉门的一侧安装有人孔门3,抽拉门的包括两块挡板8、9及其对应拉杆10,抽拉门关闭时的两块挡板8、9的接触端面密封连接,两块挡板8、9位于后拱2下方的直线导轨安装槽11内,拉杆10对应连接挡板,拉杆10外露于炉膛。
其工作原理如下:烟气依次经过烟气进口、对流管束I6后,靠离心分离产生的大量积灰,由后拱3斜面沉降到抽拉门,同时烟气继续上升至对流管束II7处,积灰在重力作用下,落至抽拉门处,定时安排司炉工交替抽拉两块挡板8、9所对应的拉杆10,从而挡板8、9上的积灰落入出灰口,若遇到维修时,可打开人孔门3进入后拱2进行检查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37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