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星系外啮合强制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4140.9 | 申请日: | 201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9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靳国忠;张保松;王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1/28;F16H57/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周建观 |
地址: | 213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啮合 强制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箱,尤其是有关风力发电齿轮箱的行星齿轮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风电齿轮箱运转工况复杂,传动扭矩大,齿轮在啮合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齿轮箱中各齿轮对润滑和冷却要求很高。合理的润滑方式,可提高传动系统的机械效率,更能显著提高各齿轮的使用寿命。目前在风力发电齿轮箱的行星轮系中,普遍采用强制润滑,通过箱体上固定的油管向运转的行星齿轮进行压力润滑和冷却。现有的行星系外啮合强制润滑装置采用部件数量较多,结构较复杂,加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加工、能将润滑油有效送到行星齿轮啮合区域的行星系外啮合强制润滑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星系外啮合强制润滑装置,包括箱体、齿圈、行星架、行星齿轮和太阳齿轮,其中行星架转动支撑在箱体上,行星齿轮转动支撑在行星架上,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及齿圈啮合,所述行星架上设有油孔,油孔的进口位于行星架的与箱体的内侧面相对的侧面上,油孔的出口朝向太阳齿轮的齿面,所述箱体上具有注油道且设有喷嘴,注油道与喷嘴相通,行星架相对箱体转动时,喷嘴的出口能对准行星架的油孔的进口,从而向油孔里喷油。
所油孔的进口为周向弧形开口。
所油孔为斜孔,油孔的出口比油孔的进口更靠近行星架的中心。
所述行星架装有若干个行星齿轮,油孔的数量与行星齿轮的数量一致,每一个行星齿轮配有一个油孔供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结构后,由于行星架上设有油孔,油孔的进口位于行星架的与箱体的内侧面相对的侧面上,油孔的出口朝向太阳齿轮的齿面,箱体上具有注油道且设有喷嘴,注油道与喷嘴相通,行星架相对箱体转动时,喷嘴的出口能对准行星架的油孔的进口,从而向油孔里喷油,因此,润滑油能够通过油孔有效到达行星齿轮啮合区域,对行星齿轮和太阳齿轮进行润滑和冷却;此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尺寸较小的行星轮系结构;零部件数量较少,油孔可以直接在行星架上铸出,不需要在行星架上加工钻孔,因此便于加工;喷嘴设在箱体上,便于组装、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行星系外啮合强制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行星架的结构正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行星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3、4所示,一种行星系外啮合强制润滑装置,包括箱体5、齿圈4、行星架1、行星齿轮3和太阳齿轮2,其中行星架1转动支撑在箱体5上,行星齿轮3转动支撑在行星架1上,行星齿轮3与太阳齿轮2及齿圈4啮合,所述行星架1上设有油孔1-1,油孔1-1的进口1-2位于行星架1的与箱体5的内侧面5-1相对的侧面1-3上,油孔1-1的出口1-5朝向太阳齿轮2的齿面,所述箱体5上具有注油道5-2且设有喷嘴6,注油道5-2与喷嘴6相通,行星架1相对箱体5转动时,喷嘴6的出口能对准行星架1的油孔1-1的进口1-2,从而向油孔1-1里喷油。
如图2、4所示,所油孔1-1的进口1-2为周向弧形开口。这样,便于行星架1在转动时能够尽量多地接纳到来自喷嘴6的油。
如图1、3、4所示,所油孔1-1为斜孔,油孔1-1的出口1-5比油孔1-1的进口1-2更靠近行星架1的中心。这样,便于油孔1-1内的油流到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的啮合区域。
如图1、2、4所示,所述行星架1装有若干个行星齿轮3,油孔1-1的数量与行星齿轮3的数量一致,每一个行星齿轮3配有一个油孔1-1供油。这样,各行星齿轮3分别拥有独自的润滑油路,提高润滑和冷却效果。
如图1所示,由于行星齿轮3装在行星架1上,因此行星齿轮3与太阳齿轮2啮合区域相对于行星架1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行星架1上的油孔1-1朝向啮合区域也是固定不变的。当箱体5上的注油道5-2持续供油时,喷嘴6将冷却的润滑油喷向油孔1-1,经油孔1-1到达啮合区域,从而达到润滑和冷却齿轮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41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