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新型EDTA清洗缓蚀剂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4621.X | 申请日: | 201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2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川;马思远;刘彦锋;程雯;陈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23G1/06 | 分类号: | C23G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彭冬英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新型 edta 清洗 缓蚀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清洗用化学制剂,具体涉及多功能新型EDTA清洗缓蚀剂。
背景技术
电厂锅炉及炉前系统的化学清洗以往使用盐酸、氢氟酸、柠檬酸等方法,但随着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出现,奥氏体钢及特种钢材在锅炉上的应用,普通酸洗对设备产生的危害越来越大,酸洗废液排放严重污染环境,因此需要改进洗炉方法。EDTA清洗由此而生。清洗腐蚀问题的解决必须使用缓蚀剂。目前使用的缓蚀剂存在清洗腐速偏高,在介质中不易溶解、在高温下不稳定、缓蚀剂的适应范围窄等缺点,而且清洗废液无法回收使用,为现场应用造成不便。盐酸、氨基磺酸、氢氟酸、硫酸在大型火力发电厂化学清洗中也都得到应用,特别是一些基建机组的炉前系统通常采用柠檬酸清洗,而锅炉本体则往往应用盐酸清洗,目前情况下还需要两种不同的缓蚀剂,给现场应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化学性质稳定、毒性低、缓蚀效果及适用性好的用于锅炉清洗的多功能新型EDTA清洗缓蚀剂。
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新型EDTA清洗缓蚀剂,用于EDTA二钠盐或铵盐、氨基磺酸、羟基乙酸、柠檬酸、羟基乙酸和甲酸混和酸介质之一,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咪唑啉硫醚0.5~1.5%;2-硫醇基苯骈噻唑3%~10%;十二烷基苯磺酸2%~6%;乌洛托品5%~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4%~8%;余量为水。
清洗介质的含量分别如下:EDTA二钠盐或铵盐4.0%~10.0%、氨基磺酸5%~10%、羟基乙酸2%~4%、柠檬酸3%~5%、2%~4%羟基乙酸和2%甲酸混和酸。
本发明首次提出用咪唑啉硫醚制备多功能新型EDTA清洗缓蚀剂。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EDTA清洗缓蚀剂可以应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设备、石化设备等的(EDTA、氨基磺酸、羟基乙酸、羟基乙酸和甲酸混酸)化学清洗液中。本发明的主要组分为咪唑林硫醚表面活性剂。当金属与酸性介质接触时,本发明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单分子吸附膜,改变氢离子的氧化还原电位;也可以络合溶液中的某些氧化剂,达到抑制酸液对设备以及管线腐蚀的目的。本发明的缓蚀机理,采用电化学方法进行测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缓蚀剂的加入使阴、阳极过程的极化曲线都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电位相比变化不大,说明该缓蚀剂同时阻止了阴、阳极过程,但缓蚀剂的加入引起阳极极化曲线向正的移动比阴极极化曲线向负的移动大,说明该缓蚀剂在较大程度上抑制了阳极过程,属于阳极抑制为主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本发明适用于中高温EDTA二钠盐化学清洗,具有很强的抑制EDTA二钠盐和Fe3+腐蚀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抑制氨基磺酸、羟基乙酸、柠檬酸、羟基乙酸和甲酸混酸对清洗设备的腐蚀。本发明在80~140℃的温度下,4~10%的EDTA钠盐或铵盐溶液中,转速为100r/min,材质为20#钢,缓蚀剂的用量为0.3~0.5%时,6个小时的高压试验后,腐蚀速率小于4.0g/(m2·h),其质量评定参照标准(DL/T794-2001)规定腐蚀速率小于8.0g/(m2·h)。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成分,充分利用了各组分的协同缓蚀效应。
本发明缓蚀剂的特点:
(1)原料来源容易,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操作方便。
(2)加入少量即可起缓蚀作用,静态腐蚀速度低于0.4g/(m2·h),并不会产生针状点蚀或扩大加深原始的腐蚀斑痕;
(3)清洗后试片光亮,不残留有害薄膜,无明显镀铜现象;
(4)适用温度范围广,在80~140℃下,均有优异的缓蚀性能;
(5)具有很强的抑制Fe3+腐蚀的能力;
(6)废液无恶臭,毒性低,可以回收利用;
(7)该缓蚀剂适用于EDTA二钠盐或铵盐、氨基磺酸、羟基乙酸、柠檬酸、羟基乙酸和甲酸混酸等多种介质的化学清洗;
(8)该缓蚀剂适用于锅炉钢、低碳钢、合金钢、汽包钢,如20A,20g,SA299,BHW35,BHW38等,其在锅炉化学清洗条件下缓蚀效果均在98%以上;
(9)当炉前系统和炉本体的清洗采用不同的酸洗介质时,本发明缓蚀剂可同时适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缓蚀剂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咪唑啉硫醚0.8%;2-硫醇基苯骈噻唑6.0%;十二烷基苯磺酸4.0%;乌洛托品8.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0%;余量为水。将各组分进行混合复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未经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46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