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香肠的大蒜精油和肉味香精复合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5517.2 | 申请日: | 201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3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非;肖作兵;王进;冯涛;唐启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314 | 分类号: | A23L1/314;A23L1/31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香肠 大蒜 精油 香精 复合 乳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香肠的大蒜精油和肉味香精复合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香肠中的食源性细菌是造成香肠腐烂变质的主要因素,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危害大众的健康。化学防腐剂是目前为止最常用的抑制微生物侵染的食品贮藏方法[1]。但是长期大量频繁使用化学试剂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危害居民健康,并且增强病原菌的抗药性[2, 3]。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飞速提高,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一种能够取代化学杀菌剂的新型、安全、实用的生物防治策略,降低食品腐败细菌的污染。
利用天然植物精油抑制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是最有潜力替代化学防腐剂的生物技术之一。精油是从植物中提取出的具有特征性香气的一类物质。传统医疗上就用来抗真菌和细菌。近十年来,随着对代替化学防腐剂的新型生物制剂的呼吁越来越高,利用植物精油抑制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
但是植物精油抑菌性能的研究仍多处于实验室阶段。80%的报道集中在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精油的筛选,植物精油自身化学组成和有效抑菌成分的分析。或者是结合其他贮藏方法,比如气调和一些化学物质来提高植物精油的抑菌效果。从商业化角度来说,植物精油的组成及其有效成分受到季节、地理位置和提取部位等因素的制约,在实际病害防治中效果不稳定[4]。另一方面,植物精油在使用过程中用量很少,很多报道的有效杀菌浓度均低于10 μg/ml,并且在使用时需要吐温等表面活性剂助溶。中国的粮食、果园生产大多是农户单独承包经营,植物精油在实际使用操作性能不高。这些因素都成为了植物精油在实现商品化、取代化学杀菌剂的发展道路上的发展瓶颈。
构建植物精油微乳液多元体系是改善植物精油防治性能的有效途径。微乳剂以水为主溶剂,可以大量节省有机溶剂,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新剂型。具有有效成分高度分散性、体系的稳定性和对有效成分的高度增溶性等优点。微乳化技术在药物、化妆品和三次采油等领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化学农药的微乳化也取得了较多的成功经验[5]。但是在食品应用上,食品微乳化在过去的10年中才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Zhang等[6~8]首次报道通过微乳化技术构建了以食品添加剂月桂酸单甘油酯为油相的微乳体系,测定了其对典型食品腐败菌的抑菌作用并初步探讨了抑菌机理,证明了微乳技术可以提高月桂酸单甘油酯的抑菌效率和制剂的稳定性。这暗示了微乳化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参考文献
[1]、 Kumar, A., Shukla, R., Singh, P., Prasad, C.S., Dubey, N.K., 2008. Assessment of Thymus vulgaris L. essential oil as a safe botanical preservative against post harvest fungal infestation of food commodities. Innovative Food Scienc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9, 575–580.
[2]、 Pandey, R., 2003. Pesticide and sterility. Everyman''s Science XXXVIII, 84–86. Prakash, B., Shukla, R., Singh, P., Kumar, A., Mishra, P. K., Dubey, N. K., 2010. Efficacy of chemically characterized Piper betle L. essential oil against fungal and its antioxidant activ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142: 114-1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55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