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皮肤热板及应用其的织物快干量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5654.6 | 申请日: | 201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9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筠娸;钟泱佑;曾尚德;高瑞宏;胡明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闻卿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皮肤 应用 织物 快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织物量测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织物快干量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织物的功能亦有了新的要求,各种机能性的织物不断问世,例如具有吸湿、排汗、舒适度、耐水洗或保温的功能的织物。而随着现代社会对于机能性衣物的需求越来越高,具有特定目标机能性衣物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
以排汗衣为例,其一方面要能够快速地吸收人体所排出的汗液,另一方面需具有快速蒸发所吸收的汗液的特性。其中汗液的蒸发效率会是决定排汗衣质量的关键。传统的测试织物快干的方法包括将织物弄湿/水洗之后,再量测织物在自然状态下干燥至全干所需要的时间。但是此种方式除了测试所需的时间极长以外,更不符合人体穿着时的干燥状态。另有一种是使用流汗躯干铜人(TORSO)(瑞士EMPA)测试方式,虽然此种测试方式非常符合人体实际穿着的状态,例如水分是从内向外溢出、温度维持在摄氏35度、衣物为套在铜人躯干上等,但由于铜人的体积庞大,预热的时间极长,且设备成本高,不易于普及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模拟皮肤热板与应用其的织物快干量测装置,用以模拟人体穿着时的织物干燥状态。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模拟皮肤热板,包括加热板、疏水性微多孔膜、接合疏水性微多孔膜与加热板的接着层,以及位于加热板与疏水性微多孔膜之间的至少一个温度感应组件。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为一种织物快干量测装置,包括电子天平、模拟皮肤热板、温度撷取模块、处理单元以及电源供应器。模拟皮肤热板置于电子天平上,包括加热板、疏水性微多孔膜、接合疏水性微多孔膜与加热板的接着层,以及位于加热板与疏水性微多孔膜之间的温度感应组件。温度撷取模块连接温度感应组件。温度撷取模块的温度讯号与电子天平的重量讯号为传送至处理单元。电源供应器连接处理单元与加热板,处理单元根据温度讯号控制电源供应器的功率,以调整加热板的温度。织物快干量测装置还包括走线架,设置于电子天平与模拟皮肤热板之间。模拟皮肤热板可为平板结构,用以供一测试样布平放于其上。模拟皮肤热板可为圆筒状结构,用以供测试样布为套装于其上。织物快干量测装置还包括整流罩,罩住电子天平以及模拟皮肤热板。整流罩包括顶面以及设置于顶面的多个孔。整流罩包括多个侧壁以及设置于侧壁的多个开口。整流罩还包括多个隔板,以选择性地遮住或露出开口。疏水性微多孔膜的材料包括铁氟龙。
织物快干量测装置经由模拟皮肤热板可以模拟人体穿着的情形,使测试结果更为贴近实际情形。本发明通过电子天平以及处理单元的设计,可以自动调节加热板温度以及撷取重量数据,实现自动化测试的目的。本发明还可经由整流罩降低外界环境的气流扰动位于测试结果的影响。本发明的模拟皮肤热板体积轻巧,使用少量的测试样布即可得到测量结果,有效地提升量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的模拟皮肤热板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的模拟皮肤热板100另一变化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织物快干量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织物量测装置中的整流罩的立体图。
图5A至图5C是本发明的织物量测装置中的整流罩另一实施例不同状态的侧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模拟皮肤热板 240:处理单元
110:加热板 250:电源供应器
120:疏水性微多孔膜 260:测试样布
130:接着层 270:电线
140:温度感应组件 280:走线架
200:织物快干量测装置 290:整流罩
210:电子天平 291:隔板
220:模拟皮肤热板 292:顶面
222:加热板 293:调整旋钮
224:疏水性微多孔膜 294:孔
226:接着层 296:侧壁
228:温度感应组件 298:开口
230:温度撷取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未经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56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羰基-烯官能化的聚烯烃
- 下一篇:改进的分捡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