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纸张耐折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6423.7 | 申请日: | 201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7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军;钱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东升助剂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21/18 | 分类号: | D21H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1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张 增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具体地说是提高纸板表面强度和纸张耐折强度的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牛皮挂面纸的生产方法,是用增加挂面量即增加木浆比例的办法,来提高成纸的表面强度和耐折度,因此需要较高的生产成本,消耗更多的木材资源,且木浆比例的增加又带来生产过程的复杂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既保证提高纸板表面强度和纸张耐折强度,又降低浆料中木浆的配比,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节约木材资源。
本发明是以下述步骤和方法实现的:
原料组分主要有:聚乙稀醇、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淀粉、干强剂、磷酸。其间的重量份是,:聚乙稀醇37.5-38∶羧甲基纤维素40-42∶壳聚糖2.0-2.5∶淀粉10-12∶干强剂4-5∶磷酸5-6。
该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制取聚乙稀醇水溶液:将聚乙稀醇加入水中,聚乙稀醇与水的比例为100∶500~570;
2、制取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将羧甲基纤维素加入水中,羧甲基纤维素与水的比例为100∶1200~1300;
3、将上述:聚乙稀醇的水溶液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水溶液,放入反应釜中,充分搅拌均匀;
4、加入壳聚糖和阳离子淀粉,搅拌3-5分钟,成混合液,
5、将干强剂稀释18-22倍后,加入上述混合液,搅拌50~70分钟;
所说干强剂,是一种用于提高成膜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为50-80万的聚丙烯酰胺。
6、补加清水,清水量与上述2的总量比例为1∶12.5-13.5提示;
7、加入磷酸,调PH值到5-6;
8、装桶出货。
施胶和涂布的工艺是
1.在待加工纸的表面施胶的淀粉糊化罐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再加入定量的淀粉,使其淀粉浓度为20-25%,开动搅拌,缓慢通汽加温至93-95℃。
2.淀粉液达到糊化温度时,保温20分钟,然后加入定量的清水,使溶液温度降低至65℃~70℃。
3.加入定量的本品,搅拌5分钟,上机使用。也可将本品稀释后用计量泵连续添加于施胶机中。
4.用量视纸钟、原材料及强度要求不同而作相应调节,特殊情况需另做调整,一般吨纸用量在5-7KG即可达到要求。
本发明之纸张表面增强剂,由多种高分子化合物,按一定的比例和流程,多步复合而成。使用时,稀释之,均匀地涂在纸张的表层。该纤维增强剂,具有优良的亲和力和极强的成膜性,可用于白板纸、牛皮箱板纸、铜版纸等之纸板表面的施胶和涂布。该增强剂较传统工艺可提高纸板表面强20-25%。从而可降低纸张中添加的木浆比例,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保护木材资源。
本发明产品的性能指标如下:
外观:透明胶体状 相对密度:1.00-1.30 固含量:15±1%
粘度(25℃):≥1000CP PH值:5.5±0.5 离子性:中性
溶解性:易溶于水、与淀粉相溶性良好
保质期(4-35℃):6个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叙述两个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是::聚乙稀醇37.5∶羧甲基纤维素42∶壳聚糖2.0∶淀粉12∶干强剂4∶磷酸6。
本实施例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制取聚乙稀醇水溶液:将聚乙稀醇加入水中,通入蒸汽化开,聚乙稀醇与水的比例为100∶570;
2、制取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将羧甲基纤维素加入水中,羧甲基纤维素与水的比例为100∶1200;
3、将上述:37.5公斤聚乙稀醇制成的水溶液和40公斤羧甲基纤维素制成的水溶液,放入反应釜中,充分搅拌均匀;
4、加入壳聚糖2.0公斤和淀粉10公斤,搅拌3分钟,成混合液,
5、将干强剂稀释18-22倍后,加入上述混合液,搅拌70分钟;
6、补加清水,清水量与上述2的总量比例为1∶12.5提示;
7、加入磷酸,将PH值调到6;
8、装桶出货。
实施例2
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是::聚乙稀醇38∶羧甲基纤维素40∶壳聚糖2.5∶淀粉10∶干强剂5∶磷酸5。
本实施例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东升助剂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宝鸡东升助剂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64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