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环流纺纺纱的加工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6460.8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8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胡彬;胡海涛;柏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丰百花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0 | 分类号: | D02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环流 纺纱 加工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的工艺流程,特别是一种新型环流纺纺纱的加工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以“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已成为我国目前工业发展的主流,我国工业逐步向集约型,节能减排,低碳的方向发展。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提升,人们购买纺织品需求越来越高,促使家用纺织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纱线是生产家用纺织品的重要原料。纱线结构又是纱线重要特性之一,纱线外观与纱线性质相关,纱线内部纤维排列对纱线性质影响很大,出现断纱、疵点、粗细不均等缺陷,对纱线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性能及质量影响显著。较差纱线结构对后工序加工直接造成影响,织成家纺产品质量较差。因此,纱线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家纺产品的重要因素。为了生产具有高质量、高性能的家纺产品,国内棉纺厂不断购进纺纱先进设备,改善纺纱品质,缩短工艺,提升生产效率,这是因素之一,更重要以科学的方法,采用新型的加工工艺,提高纺纱质量,缩短工艺流程,提高工效是唯一的途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研单位和棉纺厂的科研人员在不断的研究、探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环流纺纺纱的加工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科学的加工方法,改进落后的加工工艺,缩短工艺流程,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达到节能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先是将棉花在开清棉工序做成棉卷,在梳棉工序做成生条,然后再将生条进入并条工序,经过头并、二并工序得到熟条,熟条经过粗纱工序的牵伸和加捻,进行卷装制成粗纱,粗纱再经过细纱工序的进一步牵伸和加捻,卷绕制成细纱,成品纱入库,组成了一种新型环流纺纺纱的加工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流程是:抓棉机(A002D)→混棉机(A035E)→开棉机(A106)→清棉机(FA046)→梳棉机(A186F)→并条机(头并:FA304、FA306)→并条机(二并:FA304、FA306)→粗纱机(A454E)→细纱机(FA502)→络筒机(1332MD)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原理是:采用先进科学的加工方法,改进落后的加工工艺,在纺织设备上安装伺服电机,实现PLC程序控制,提高转速,提高纺纱质量。抓棉是开清棉工序的第一步,采用先进的抓棉机(A002D),主要是对原棉进行开松与混和。混棉是开清棉的第二个工序,采用先进的混棉机(A035E),主要对各种不同成分的原棉混合均匀,同时又有初步开松除杂的作用。开清棉的第三道工序是开棉,采用先进的开棉机(A106),其主要作用是利用打手进行开松,在原料松解的情况下利用尘棒间隙除杂,同时把清花开棉机(A106)与梳棉相连,不需成卷,直接由管道到梳棉成条,缩短了工序。原棉经抓棉机、混棉机和开棉机的处理,获得一定的开松除杂作用,但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细小杂质和疵点,清棉机(FA046)的作用就是对原棉进行更细致的开松,进一步去除细小杂质,并直接由清棉机(FA046)管道生成棉卷或棉流,供梳棉工序使用,不需经成卷机(A076F)成卷,减少了成卷的工序。上道工序的形成棉卷喂入梳棉机(A186F),经梳理后获得均匀的生条。并条机的作用是改善条子的内部结构。将梳棉机(A186F)处理6~8根棉生条,喂入并条机(头并:FA304、FA306),经罗拉牵伸获得一根条子,提高其长片段均匀度,同时降低重量不匀率,使条子中的纤维伸直平行,减少弯钩,使细度符合规定。再将头并后的条子,再次喂入并条机(二并:FA304、FA306),进行二并,得到均匀的熟条。粗纱机(A454E)是把二并后的熟条制成粗纱的机器,主要作用是牵伸和加捻,并把粗纱卷绕成一定的卷装,以适应细纱机(FA502)加工的要求。细纱机(FA502)是把半制品的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捻、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细纱机(FA502)是纺纱的主要机器,细纱的产量、质量是纺纱工艺各道工序优劣的综合反映。络筒机(1332MD)的作用是将纱线按一定的结构形式均匀地卷绕在筒管的表面,增加筒子容量,改变喂入纱线的卷装形式,增加卷装长度,以适应后工序高速退绕,提高后工序效率及产品质量,其具体作用是:①使筒子卷绕结构满足后工序变速轻快的退绕要求,用以提高下工序的效率,尽量少损伤被加工纱线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如细度、捻度、强力、弹性和伸长等。②使筒子表面纱线分布均匀,在适当的卷绕张力下,具有一定的卷绕密度,并尽量增加筒子卷装容量。③清除附着在纱上的绒毛、杂质,去除纱上的粗节、条干不匀,羽毛纱等疵点,以提高纱线品质。④使筒子成形良好,筒子表面和纱叠层两个端面要平整、无脱圈、滑边、重叠等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丰百花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大丰百花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64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