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癌中药配方及其产品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6898.6 | 申请日: | 2011-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8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现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483 | 分类号: | A61K36/483;A61P35/00;A61K35/56;A61K35/6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291 安徽省宿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癌 中药 配方 及其 产品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癌中药配方及其产品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癌症(cancer),医学术语亦称恶性肿瘤(malignant neoplasm),中医学中称岩,为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生长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癌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癌细胞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癌细胞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等。
癌症在中医学属于:“症瘕”、“积聚”、“噎膈”等“证”的范畴,华佗在《中藏经》中指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东汉的张仲景对肿瘤与非肿瘤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的区别进一步发展了《难经》的论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不但分门别类地记载了许多肿瘤疾病和症状,如“症瘕”、“积聚”、“食噎”、“反胃”、“瘿瘤”等病证,且论述了病因、病机。
在癌症治疗方面中西医各有优势,西医治疗的优势在于见效快,但常因过度治疗而导致事与愿违的不良后果,并且副作用严重者可引起单系统或多系统功能衰竭;中医优势在于缓解症状的效果明显,对肿瘤放化疗当中的继发医源性损害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能够针对病原治疗。由于传统中医中中药成分不能被人体很好的吸收,疗效慢、部分中药有毒副作用加之口味苦涩,致使中药在治疗中只起到辅助作用,现行的癌症治疗多数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以西医的手术、放化疗,结合中药减毒增效、扶正固本、减少痛苦。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发展,沉寂千年的中药发酵技术被再次提出,中药发酵克服了传统中药的缺陷,使中药具有可完全被人体吸收利用、疗效快、药效高、无毒副作用、中药口味可调等优点,是对传统中药产业的革命;现阶段将微生物中药发酵技术应用到癌症治疗中,制造出具有吸收快、疗效高、见效快、无反复、价格低廉、口味甘甜、便于存放、食用方便且服用后无后遗症或并发症的中药成品尚未见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消除或减轻患者痛苦,造福人类,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数十年的潜心研究,针对癌症的特性,提出了本发明的中药配方并结合独特的中药发酵工艺,提供了一种抗癌中药配方及其产品制备工艺,通过本工艺配方制备的中药成品具有吸收快、疗效高、见效快、无反复、价格低廉、口味甘甜、便于存放、食用方便等特性,且服用后无后遗症或并发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中药配方由下列组分制成(用量为重量份)
蜈蚣500~550、土元500~550、壁虎500~550、全蝎500~550、水蛭500~550、芒虫500~550、蟾蜍皮500~550、西洋参900~1000、三七900~1000、川穹900~1000、皂角刺900~1000、白芷900~1000。
将上述组分制成本发明产品的制备方法是:
(1)将上述中药组分经过筛选,使用全虫或全草,去除杂质,加水升温至100℃,煎煮30~50分钟;
(2)将煎煮后的中药组分冷却至25~30℃,过滤得到滤液和药渣;
(3)在上步所得滤液中加入白糖,所加入白糖与滤液的重量比为1∶10~1∶12,将此液体送入培养基,加入拜尔结合酵母菌,设定温度30~35℃,湿度控制在25%~30%,静止培养192~240小时,得到本发明口服液;
(4)将第二步过滤所得药渣加入白糖水,所述白糖水为白糖完全融化在水中形成的混合液,其中白糖与水混合前的重量比为1∶10,向药渣中注入上述白糖水至药渣浸入其中即可;
(5)将第四步所得混合物放入培养基,加入拜尔结合酵母菌,设定温度28~35℃,湿度控制在25%~30%,静止培养216~240小时,将发酵后的混合物取出风干,打碎,得到固体颗粒,可直接口服,也可用于制作口服药片或胶囊。
本发明所采用的中药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现华,未经李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68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