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基多元水滑石在制备锌镍二次电池锌负极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6953.1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3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占红;温润娟;谭志勇;龙伟;殷晶莉;陈红燕;赵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2 | 分类号: | H01M4/52;H01M4/3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多 滑石 制备 二次 电池 负极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电池及其应用领域,涉及一种锌基多元水滑石在制备锌镍二次电池锌负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碱性锌镍二次电池具有比能量大、比功率高、工作电压平稳、价格低廉的特点,然而,活性物质锌的形变和枝晶等问题是限制该电池广泛发展的关键。引起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活性物质在碱性电解液中的溶解。在充电过程中,活性物质锌沉积是不均匀的,就会导致电流密度梯度,从而引起锌的形变和枝晶。针对这一难题,人们在锌负极的改进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主要是在制备锌电极时加入添加剂。目前在锌电极中普遍采用的和正在研究的添加剂主要有三类:代汞缓蚀剂、无机添加剂和有机添加剂。有专利报道,将无机添加剂氢氧化钙添加到锌电极中以达到降低活性物质在碱性电解液中的溶解从而减缓锌电极的形变。研究发现,在循环过程中,有一种在碱性电解液中溶解度较低的新物质生成,即锌酸钙。研究者就直接将该新物质锌酸钙用于锌电极的活性物质,同样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该活性物质的缺点就是大大的降低了氧化锌的容量。也有研究者将具有较高吸氢过电位的金属、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作为代汞添加剂来改性锌电极抑制其自放电。这种添加剂主要有In、Bi、Sn、Ga、Tl等金属。这些金属通过各自的特性改性锌负极。
本发明将具有层状结构的改性锌基水滑石应用到锌镍二次电池的锌电极中。该类活性物质对锌电极的改性要优于锌酸钙。这类物质既可以较好的解决锌负极形变的难题提高锌电极的可逆性,同时对电池的容量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水滑石型的双羟基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具有层状结构的阴离子型粘土,这些物质具有类似于水镁石Mg(OH)2型正八面体结构。这些八面体通过边-边共享OH基团形成层,层与层间对顶迭加,层间以氢键缔合。这样就形成了板层结构。水滑石最基本的性质是呈碱性,这为锌基水滑石在碱性电池中的应用提供了保证。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水滑石的层状结构对锌电极的溶解、形变、枝晶等难题都有很大的改善。有效地提高锌电极的循环可逆性。本发明主要是以锌为基础,再选择可以对锌电极有改性的有益金属合成锌基水滑石。这些金属可以起到缓蚀作用。即在锌电极的导电性、电阻率、沉积形态和速率、电流密度分布等方面都有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锌基多元水滑石在制备锌镍二次电池锌负极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该应用方式后得到的锌镍二次电池锌负极能降低锌电极形变、抑制锌电极活性物质溶解、提高锌电极可逆性和延长锌镍二次电池循环使用寿命。
一种锌基多元水滑石应用于制备锌镍二次电池锌负极;具体是用作锌镍二次电池的锌负极的活性物质。
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65-85重量份的所述的锌基多元水滑石、5-10重量份的导电剂、10-30重量份的其他锌化合物进行机械混合得到负极材料混合物;
(2)将分散剂水溶液加入到步骤(1)的负极材料混合物中,然后在强烈搅拌下加入粘结剂,得到均匀的流动性锌负极浆料;
(3)将步骤(2)的锌负极浆料均匀的涂覆于锌电极集流体两面并烘干,裁切得到锌负极成品极片。
所述的步骤(2)中将0.02-5重量份的分散剂溶于25-35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分散剂水溶液;所述的粘结剂与步骤(1)得到的负极材料混合物重量比为1-5∶100。
所述导电剂为导电碳黑、乙炔黑、铟粉、铝粉、锡粉或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与导电石墨的混合物;所述其他锌化合物为锌粉、氧化锌、锌-铟、锌-铟-铋、锌-锡和锌-锡-铟合金粉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分散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次亚磷酸钠、六次甲基四胺、聚乙二醇、四丁基溴化胺、硫脲、溴化四乙铵、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聚丙烯、聚乙烯、聚苯胺、聚吡咯、丁苯橡胶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锌基多元水滑石的制备过程如下:
(1)将5-16重量份分析纯的二价金属硝酸盐溶于100-2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将3-7重量份分析纯的三价金属硝酸盐溶于100-2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均匀形成盐溶液;
(2)将2-8重量份的氢氧化物和1-4重量份的该氢氧化物的碳酸盐溶解在50-1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形成碱溶液;
(3)在强烈的机械搅拌下,将盐溶液和碱溶液缓慢的滴加到盛有50-100重量份去离子水的烧杯中,控制溶液pH为9.0-12.0,继续搅拌60-250min,陈化15-2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69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