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零静态电流消耗和稳定起拉电压的上电复位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6958.4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1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单伟伟;赵涛;吕宇翔;刘君寅;顾昊琳;时龙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K17/22 | 分类号: | H03K1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鹏翔 |
地址: | 21413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零 静态 电流 消耗 稳定 电压 复位 电路 | ||
1.一种具有零静态电流消耗和稳定起拉电压的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接电源电压的电源开关(0);
带隙比较器电路(1),与电源开关(0)输出端相连接,根据电源电压的变化信号,输出两路电流信号;
电流比较电路(2),与带隙比较器电路(1)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比较所述两路电流信号,并输出电压检测信号;
状态锁存电路(3),与电流比较电路(2)输出端相连接,用于锁存所述电压检测信号,并输出锁存信号;
输出缓冲电路(5),与状态锁存电路(3)输出端相连接,用于缓冲所述锁存信号,所述输出缓冲电路(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所述第一缓冲器输出端接电源开关(0),用于控制电源开关(0)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二缓冲器输出最终的上电复位信号;
欠压检测电路(4),输入接电源电压,输出接状态锁存电路(3)输出端,当检测到电源电压低于系统正常工作所需阈值时,将拉低状态锁存电路(3)输出端的电平系统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零静态电流消耗和稳定起拉电压的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0)包括第零P型COMS管;
所述第零P型COMS管源极接电源电压,其栅极接第一缓冲器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零静态电流消耗和稳定起拉电压的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隙比较器电路(1)包括第零NPN型双极型管、第一NPN型双极型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零NPN型双极型管的发射极面积小于第一NPN型双极型管的发射极面积;
所述第零NPN型双极型管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基极相连接;
所述第一NPN型双极型管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基极相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一端接第零P型COMS管漏极,其另一端接第零NPN型双极型管集电极;
所述第一电阻一端接第零NPN型双极型管基极,其另一端接第一NPN型双极型管基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零静态电流消耗和稳定起拉电压的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比较电路(2)包括第三电流镜、第四P型COMS管、第五N型COMS管、第六P型COMS管和传输门;
所述第三电流镜包括第三P型COMS管、第四NPN型双极型管和第五NPN型双极型管;
所述第三P型COMS管、第四P型COMS管和第六P型COMS管源极均接第零P型COMS管漏极;
所述第四P型COMS管漏极与栅极相连接;
所述第三P型COMS管栅极接第二P型COMS管栅极与漏极的公共端,其漏极接第四NPN型双极型管集电极和第五N型COMS管栅极;
所述第四NPN型双极型管基极接第零NPN型双极型管集电极,其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五NPN型双极型管基极接第四NPN型双极型管基极,其源极接地,其集电极接第四P型COMS管漏极与栅极的公共端;
所述第六P型COMS管栅极接第四P型COMS管漏极与栅极的公共端,其漏极接第五N型COMS管漏极和传输门一端;
所述第五N型COMS管源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零静态电流消耗和稳定起拉电压的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锁存电路(3)包括第零电容、锁存器环、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第六反相器、第一反相器和第十四P型COMS管;
所述第零电容一极接电源电压,其另一极接第四反相器输入端和锁存器环输入端;
所述第四反相器输出端接第五反相器输入端,所述第五反相器输出端接第六反相器输入端,所述第六反相器输出端接第十四P型COMS管栅极;
所述第十四P型COMS管漏极接所述传输门另一端,其源极接第一反相器输入端;
所述锁存器环输出端接第一缓冲器输入端;
所述第一反相器输出端接锁存器环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69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