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犊牛全混合颗粒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7121.1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7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喜;潘振亮;陈龙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11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犊牛 混合 颗粒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犊牛饲料技术领域,犊牛61-120日龄饲喂,特别涉及一种含有特定长度纤维的犊牛全混合颗粒料,犊牛采食此饲料,及早刺激瘤胃发育,建立正常的瘤胃微生物区系,获得正常反刍功能。
背景技术
犊牛培育在奶牛生产中很重要。犊牛阶段培育的好,使犊牛及早建立正常的瘤胃功能,为成年阶段消化大量的粗饲料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生产性能的遗传潜质;并使其在13-14月龄达到配种的体重和体高要求,缩短投产日龄,尽早为奶牛场创造经济效益。
大量研究表明:瘤胃发育受到犊牛日龄、饲料的组成与形态、挥发性脂肪酸、PH值、瘤胃微生物等多种因素影响。Coverdale等(2004)实验结果表明,饲喂优质粗饲料,改善犊牛瘤胃内环境,从而提高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粗饲料的采食量及其品质对消化血管组织学发育及消化机能的发育起到重要作用。崔利宏等(2008)研究不同品质粗饲料对断奶至7月龄犊牛生长发育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至7月龄犊牛饲喂混合青干草比饲喂玉米秸秆更能提高粗饲料采食量和干物质总摄入量,有利于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促进犊牛生长发育,尤其对体长和胸围的发育效果明显。
目前奶牛场在犊牛断奶后一般采取犊牛精料颗粒料和粗饲料分别自由采食的饲喂模式,对粗饲料的种类、粗饲料与精料颗粒的比例以及粗饲料的粒度、饲喂形式等没有建立明确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选用优质苜蓿草粉作为一种粗饲料原料与精饲料混合配制犊牛全混合颗粒饲料。苜蓿草粉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为19.2%±3.3%,酸性洗涤纤维为32.8%±5.1%,中性洗涤纤维为41.6%±7.1%,瘤胃非降解蛋白消化率为75%,适合犊牛61-120日龄的瘤胃发育特点,提高犊牛的生长性能。
本发明选用的苜蓿加工成5目-10目的草粉,这对于刚刚对粗饲料有了初步的消化能力的犊牛来说,一定长度的有效纤维起到刺激瘤胃发育的关键作用。
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苜蓿自由采食度低的问题,将苜蓿草粉与精饲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粒,能够有效控制犊牛的粗饲料和精饲料的采食比例和干物质采食量,及早建立正常的瘤胃微生物区系,获得正常反刍功能,提高犊牛平均日增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混合犊牛生长颗粒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苜蓿草粉 20-24
膨化玉米粉 20-25
玉米粉 20-30
膨化大豆 3-5
豆粕 18-22
本发明所述的犊牛全混合颗粒料,其中苜蓿草粉的平均粒度为3mm。
本发明同时也提供了颗粒饲料的制备方法,它是将上述物质按配方称重,采用高效混合机进行混合5—10分钟;混合均匀度在3-5%之间,经制粒后,包装成袋,其中的要求为颗粒色泽均匀,无发霉及异嗅,含粉率≦4%,粉化率≦10%。
本发明所采用的典型原料来源及性能如下:
苜蓿草粉:苜蓿草粉碎,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19.2%±3.3%,酸性洗涤纤维为32.8%±5.1%,中性洗涤纤维为41.6%±7.1%。
膨化玉米粉是一种将玉米粉碎后,配入一定比例的水,然后经膨化加工而得到的一种利用率较高的饲料源料,并起到粘合的效果。
玉米粉:优质玉米粉碎,不得使用发霉变质的玉米。
膨化大豆粉具有高能量、高蛋白、高消化率的特性,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卵磷脂,含水分≤12%,粗蛋白≥34%,粗脂肪≥14%,尿酶≤0.1%。
豆粕为大豆提取脂肪后的副产物,豆粕的主要成分为:粗蛋白40%~48%,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
小麦麸:小麦加工面粉的副产物。粗蛋白在13-15.5%。
纳豆芽孢杆菌:是具有耐酸、耐热特性的有益菌,在胃酸下四小时存活率为100%,同时具有强力的病原菌抑制能力,是各种益菌当中,对环境耐受力最好可以直达小肠的菌种之一;可以产酸,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动物细胞免疫放应;并能生成多种蛋白酶(特别是碱性蛋白酶)、糖化酶、脂肪酶、淀粉酶,降解植物性饲料中某些复杂的碳水化合物,从而提高饲料的转化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7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