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泵车泵送机构的砼缸快速更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7148.0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4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陆远望;宋明见;朱保江;韦邦州;张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鹏 |
地址: | 243061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泵 车泵送 机构 快速 更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混凝土泵车,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泵车的砼缸快速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泵车泵送机构的砼缸的更换:一般都是将泵送机构(总成)从车上整体吊下来,然后把砼缸再从泵送机构(总成)中拆下来,更换完新的砼缸后再将整个机构(总成)吊装到车上,这种更换的缺点是:砼缸更换耗时长,更换程序复杂,拆装零、部件多,工作效率低;对现场要求高,需要有专门的吊装设备,且还要有足够的场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泵车泵送机构的砼缸快速更换装置,能快捷方便地更换砼缸,无需专门的吊装设备,省工省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泵车泵送机构的砼缸快速更换装置,包括主油缸、水洗室、砼缸和料斗,此主油缸、水洗室、砼缸和料斗自左至右依次用螺栓和连接法兰板相连接,工作时,依靠主油缸的动力带动活塞顶推砼缸中的搅拌混凝土,其特征是:在料斗的底部开口,该开口应让砼缸能轴向直线抽出,在料斗的底部对应于此开口安装底盖,该底盖的左端用呈前后设置的带孔的上双耳板和销轴铰接在料斗的左下端上,该底盖呈空腔的半圆筒形,在底盖与料斗的结合面之间安装密封垫,以防止混凝土流体流出;在底盖的左下部焊装带销孔的下双耳板,在混凝土泵车底盘的副梁上固定安装带上铰接板的支架,使该支架对应位于砼缸右段的下部,在支架上的上铰接板与底盖上的下双耳板之间铰接安装油缸,即油缸活塞杆的伸出端与底盖上的下双耳板铰接,油缸缸筒的左端与支架上的上铰接板相铰接,油缸的进出油管外接油源,靠油缸中活塞杆的伸缩来驱动底盖的关闭或打开。
更换砼缸时,打开底盖,拆卸掉砼缸两端的连接螺栓和连接法兰板,
直接将砼缸从料斗上的开口处抽出或装入,省工省时效率高。
本发明所提出的混凝土泵车泵送机构的砼缸快速更换装置,简单、适用、可操作性强,快捷方便地实现混凝土泵车的砼缸的更换,不需要将泵送机构(总成)从车上整体吊下来,省工省时效率高。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出的混凝土泵车泵送机构的砼缸快速更换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混凝土泵车泵送机构的砼缸快速更换装置的主视示意图之一(底盖关闭时)。
图2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混凝土泵车泵送机构的砼缸快速更换装置的主视示意图之二(底盖打开后)。
图3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混凝土泵车泵送机构的砼缸快速更换装置的主视示意图置之三(更换砼缸时)。
图1-图3中:
1、主油缸 2、水洗室 3、砼缸 4、料斗 5、底盖 6、油缸 7、销轴 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3中可以看出:一种混凝土泵车泵送机构的砼缸快速更换装置,包括主油缸1、水洗室2、砼缸3和料斗4,此主油缸1、水洗室2、砼缸3和料斗4自左至右依次用螺栓和连接法兰板相连接,工作时,依靠主油缸1的动力带动活塞顶推砼缸3中的搅拌混凝土,其特征是:在料斗4的底部开口,该开口应让砼缸3能轴向直线抽出,在料斗4的底部对应于此开口安装底盖5,该底盖5的左端用呈前后设置的带孔的上双耳板和销轴7铰接在料斗4的左下端上,该底盖5呈空腔的半圆筒形,在底盖5与料斗4的结合面之间安装密封垫,以防止混凝土流体流出;在底盖5的左下部焊装带销孔的下双耳板,在混凝土泵车底盘的副梁上固定安装带上铰接板的支架8,使该支架8对应位于砼缸3右段的下部,在支架8上的上铰接板与底盖5上的下双耳板之间铰接安装油缸6,即油缸6活塞杆的伸出端与底盖5上的下双耳板铰接,油缸6的缸筒的左端与支架8上的上铰接板相铰接,油缸6的进出油管外接油源,靠油缸6中活塞杆的伸缩来驱动底盖5的关闭或打开。
更换砼缸时,打开底盖5,拆卸掉砼缸3两端的连接螺栓和连接法兰板,直接将砼缸3从料斗4上的开口处抽出或装入,省工省时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7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