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洗脚盆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7723.7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7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葛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嘉言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3/022 | 分类号: | A47K3/022;A61N2/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洗脚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电气设备,特别地,是一种插电洗脚盆,包括有盆体和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生理保健的关注度正迅速提高,其中,足疗则为最受关注和认可的一个方面。由于人体足底具有较多的穴位和经脉,因此,对于足底的舒筋活血,可以起到强身健体作用。正因为这个原因,目前的足浴店正到处开花,火速发展。
然而较多一部分人则更愿意待在家中,采用插电洗脚盆进行足浴,而目前的插电洗脚盆大部分仅仅只有加热功能,其效果较为有限,在一些稍作改进的洗脚盆中,则加设永磁体,意在获得磁疗效果,然而由于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为固定磁场,因此在洗脚时,切割磁力线的动作有限,因此效果仍然欠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洗脚盆,该洗脚盆在洗脚时可以产生快速运动的磁场,使人体脚部快速切割磁力线,从而促进血液循环,起到良好的脚部磁疗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磁洗脚盆包括盆体、电源、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盆体底部,所述盆体两侧还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电磁发生装置,所述电磁发生装置由三个呈马蹄形且相互呈60°的电磁铁合成,同一个电磁发生装置上的各所述电磁铁上以相同的时针方向绕有一个线圈,该线圈通电后使所述呈马蹄形的电磁铁的两个端头成为异性磁极,所述电磁发生装置的三个电磁铁采用星形连接方式接交流电,所述两个电磁发生装置上的线圈的绕线时针方向相反,接线次方式和次序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发生装置的三个电磁铁共用一个呈“*”状的铁芯,该铁芯由硅钢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盆体上表面设有一层磁屏蔽层,从而将磁场约束于盆体内。
作为上述优选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屏蔽层由铅板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电磁洗脚盆在使用时,通电后,由于所述电磁发生装置中的三个电磁铁各自接交流电的一相电压,故三个电磁铁中的交变电流相位实时相差120°,这将在所述电磁铁各端头的前方合成一个快速旋转的磁场,该磁场作用于人体脚部,磁力线与脚部经脉恰好形成相互切割关系,由于血液为导体,故而可以有效促进血液流动,起到良好的脚部磁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电磁洗脚盆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电磁洗脚盆中,电磁发生装置的正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该电磁洗脚盆包括盆体1、电源、电加热装置(未图示),所述电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盆体1底部,所述盆体1两侧还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电磁发生装置2,该电磁发生装置2可设置于盆体1两侧面的隔层里,隔层的设计达到防水防漏电即可,所述电磁发生装置2由三个呈马蹄形且相互呈60°的电磁铁合成,实际制作中,三个呈马蹄形的电磁铁共用一个呈“*”状的硅钢铁芯,同一个电磁发生装置2上的各所述电磁铁上以相同的时针方向绕有一个线圈,该线圈通电后使所述呈马蹄形的电磁铁的两个端头21成为异性磁极,所述电磁发生装置2的三个电磁铁采用星形连接方式接交流电,所述两个电磁发生装置2上的线圈的绕线时针方向相反,接线次方式和次序相同,亦即在同一时刻,所述盆体1两侧的所述电磁发生装置2相对的端头21互为异性磁极,这可使它们之间形成大致平行的连续磁场,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
为了将大部分磁场约束在盆体1内,所述盆体1上表面可设有一层由铅板构成的磁屏蔽层。
上述电磁洗脚盆在使用时,通电后,由于所述电磁发生装置2中的三个电磁铁各自接交流电的一相电压,故三个电磁铁中的交变电流相位实时相差120°,这将在所述电磁铁各端头21的前方合成一个快速旋转的磁场,其示意如图2所示,其中的曲线箭头示意了磁场的旋转,该磁场作用于人体脚部,磁力线与脚部经脉恰好形成相互切割关系,由于血液为导体,故而可以有效促进血液流动,起到良好的脚部磁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嘉言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嘉言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77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