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双抗聚乙烯改性塑料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7837.1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1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木;崔全延;张明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润兴塑料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51/06;C08K13/02;C08K3/04;C08K3/22;C08K5/06;C08K5/03;C08K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聚乙烯 改性 塑料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性能双抗聚乙烯改性塑料配方及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种能直接与金属材料紧密结合,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高性能双抗聚乙烯改性塑料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采用的双抗聚乙烯塑料,不能与钢材直接结合,需要先在钢材上涂覆胶粘层再涂覆双抗聚乙烯塑料层,利用胶粘层将钢材与双抗聚乙烯塑料结合在一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与钢材直接结合,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高性能双抗聚乙烯改性塑料粘接材料及制造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性能双抗聚乙烯改性塑料,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乙烯塑料10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类聚合物2-8份、炭黑6-10份,三氧化二锑1-3份,十溴二苯醚或十溴二苯乙烷或红磷4-12份、内外润滑剂聚乙烯蜡3-6份,硬脂酸锌2-5份,抗氧剂1010 2-5份。
优选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乙烯塑料100份、粘接材料4-6份、炭黑7-8份,三氧化二锑2-3份,十溴二苯醚或十溴二苯乙烷或红磷6-10份、内外润滑剂聚乙烯蜡4-5份,硬脂酸锌3-4份,抗氧剂1010 3-4份。
制造所述的高性能双抗聚乙烯改性塑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1)混配捏合:按重量秤取各原料,将聚乙烯塑料与粘接材料放入高速捏合机内,同时依次加入导电炭黑、三氧化二锑、十溴二苯醚或十溴二苯乙烷或红磷、内外润滑剂聚乙烯蜡、硬脂酸锌、抗氧剂1010,进行混配捏合,混配捏合温度控制在120℃以下,混配捏合时间5-10分钟。
(2)造粒:经混配捏合后的材料投入塑料双螺杆挤出机料斗内,塑料双螺杆挤出机温度控制在120℃-150℃,材料经加温熔化,在塑料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推动下,进行物理和化学反应,经孔状口模流出,成条状,通过水槽冷却,风机吹干后,由切粒机切成2×2mm-4×4mm的粒状,即成成品。
所述塑料双螺杆挤出机是同向双螺杆。
本发明的效果是:使用导电炭黑是为了使材料具有导电性能;使用三氧化二锑、十溴二苯醚、十溴二苯乙烷、红磷是为了使材料具有抗燃烧性能;使用抗氧剂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理化性能、使用寿命;使用内外润滑剂是为了便于加工。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制造方法简单,无三废排放,成本低,无毒;其产品能与金属材料紧密结合,实现了高性能双抗聚乙烯塑料层的一步法涂覆,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比其它方法省电50-70%,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下面结合不限定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高性能双抗聚乙烯改性塑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乙烯塑料10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类聚合物5份、炭黑8份,三氧化二锑2份,十溴二苯醚或十溴二苯乙烷或红磷8份、内外润滑剂聚乙烯蜡5份,硬脂酸锌4份,抗氧剂1010 4份。
制造所述的高性能双抗聚乙烯改性塑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混配捏合:按重量秤取各原料,将聚乙烯塑料与粘接材料放入高速捏合机内,同时依次加入导电炭黑、三氧化二锑、十溴二苯醚或十溴二苯乙烷或红磷、内外润滑剂聚乙烯蜡、硬脂酸锌、抗氧剂1010,进行混配捏合,混配捏合温度控制在120℃以下,混配捏合时间5-10分钟。
(2)造粒:经混配捏合后的材料投入塑料双螺杆挤出机料斗内,塑料双螺杆挤出机温度控制在120℃-150℃,材料经加温熔化,在塑料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推动下,进行物理和化学反应,经孔状口模流出,成条状,通过水槽冷却,风机吹干后,由切粒机切成2×2mm-4×4mm的粒状,即成成品。
所述塑料双螺杆挤出机是同向双螺杆。
实施例2:
高性能双抗聚乙烯改性塑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乙烯塑料100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类聚合物8份、炭黑10份,三氧化二锑3份,十溴二苯醚或十溴二苯乙烷或红磷12份、内外润滑剂聚乙烯蜡6份,硬脂酸锌5份,抗氧剂1010 5份。
制造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高性能双抗聚乙烯改性塑料,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乙烯塑料10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类聚合物2份、炭黑6份,三氧化二锑1份,十溴二苯醚或十溴二苯乙烷或红磷4份、内外润滑剂聚乙烯蜡3份,硬脂酸锌2份,抗氧剂1010 2份。
制造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润兴塑料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润兴塑料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78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