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绞线应变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8329.5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3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任更锋;赵艳峰;张治军;张焕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B2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绞线 应变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相对位移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钢绞线位移应变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绞线是钢厂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经过冷加工,再将多根钢丝经回火和绞捻等加工工艺制备而成,钢绞线具有塑性好、无接头、使用方便、强度高等优点,目前广泛使用在各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中,例如桥梁、高层楼房、体育场馆、机场候机楼、工业厂房、矿山贮仓等建筑物。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时,为了得到预应力损失、锚具工作性能和张拉工艺质量等方面的重要数据,必须有效而准确地测量钢绞线的应变值,特别是高效预应力在大跨度建筑结构中的应用,钢绞线的应变测量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钢绞线的应变测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钢丝上直接贴应变片,但工艺难度大,应变片的报废率很高,加之局部弯曲和挤压等影响,测量结果很不理想;另一种方法是在整束钢绞线上安装弓形弹簧片,通过室内标定曲线来得到钢绞线的应变值,但这种弓形应变测量传感器的最大缺点是线性度差,导致测量误差比较大,其测量精度不能满足专业技术规范的要求。
专利号为200320109969.X、发明名称为《双悬臂混凝土结构应变测量计》的中国专利,采用应变杆的一端与应变传感器相联接、另一端与支座相联接。这种结构的应变测量计,经过实验室和桥梁建筑屋的现场测试,证明它具有灵敏度高、易于标定、线性误差小、长期稳定性好、标距可调、生产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抗湿能力强、输出信号稳定、使用方便等优点,但这种应变测量计,只能测量结构物表面一个方向的应变,而不能直接用来测试钢绞线的应变。如何将双悬臂混凝土结构应变测量计用来测量钢绞线的应变,是钢绞线应变测试技术领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混凝土应变测量计的缺陷,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装方便、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的钢绞线应变测量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左下夹持块的上端设置有与位移传感器联接的左上夹持块,左下夹持块上端中心位置和左上夹持块下端中心位置轴向左右两侧加工有半圆弧锥形孔、左侧半圆弧锥形孔与右侧半圆弧锥形孔内半圆的半径为3.1~9.0mm、左侧半圆弧锥形孔与右侧半圆弧锥形孔侧面之间的夹角为60°~150°,右下夹持块的上端设置有与传感器支座联接的右上夹持块,右下夹持块上端中心位置和右上夹持块下端中心位置轴向左右两侧加工有半圆弧锥形孔、左侧半圆弧锥形孔与右侧半圆弧锥形孔的内半圆的半径为3.1~9.0mm、左侧半圆弧锥形孔与右侧半圆弧锥形孔侧面之间的夹角为60°~150°,连杆的左端设置在位移传感器上、右端设置在传感器支座上,在左下夹持块的上端和左上夹持块的下端内圆周上设置有2~5圈夹持齿,右下夹持块的上端和右上夹持块的下端内圆周上设置有2~5圈夹持齿,左下夹持块与左上夹持块用套装入弹簧内的螺杆联接,右下夹持块与右上夹持块用套装入弹簧内的螺杆联接。
本发明的左下夹持块上端的夹持齿圈数与左上夹持块下端的夹持齿圈数相同,右下夹持块上端的夹持齿圈数与右上夹持块下端的夹持齿圈数、下夹持块上端的夹持齿圈数相同。
本发明的夹持齿的齿高为0.3~1mm,齿尖角α为30°~90°,夹持齿的齿高最佳为0.5mm,齿尖角α最佳为60°。
本发明采用左下夹持块的上端和左上夹持块的下端内圆周上加工有2~5圈夹持齿,右下夹持块的上端和右上夹持块的下端内圆周上加工有2~5圈夹持齿,左下夹持块与左上夹持块、右下夹持块与右上夹持块用套装入弹簧内的螺杆联接,保证了在钢绞线拉伸过程中夹持的可靠性,避免了夹持块与钢绞线间的相对滑移,提高了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左上夹持块2和左下夹持块9的联接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中位移传感器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1、2、3中,本实施例的钢绞线应变测量装置由位移传感器1、左上夹持块2、连杆3、传感器支座4、蝶形螺母5、右下夹持块6、右上夹持块7、左下夹持块9、弹簧10、螺杆11联接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8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浇注机的浇注头软轴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力机驱动盘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