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8772.2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4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方亚琴;蒋菊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菊生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5/00;H01B5/08;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52 江苏省常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光纤 复合 低压 电缆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改进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多根相互平行放置的低压绝缘相线、包覆在低压绝缘相线之外的第一保护层(3)、分布在第一保护层外部周围的至少一根光纤带(5)、包覆在光纤带之外的第二保护层(6)及包覆在第二保护层之外的外护层(7);所述低压绝缘相线内部为导体(1)、外部为绝缘层(2),所述导体横截面为扇形,绝缘层的横截面为扇形,在电缆的任一横截面上,任意两根相邻的低压绝缘相线通过绝缘层的非弧边相连且所有绝缘层的外层弧在同一圆周上;所述光纤带内部包含多根相互平行放置的光纤(4),且任意两根光纤的轴线是相互平行的;所述光纤带是紧贴第一保护层的;在所述电缆中,当仅有一根光纤带时,光纤带首尾相连而并未相接;当有多根光纤带时,下一根光纤带的首端与上一根光纤带的尾端相连,最后一根光纤带的尾端与第一根光纤带的首尾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绝缘相线有2根或3根或4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为多根铜丝或多根铝丝或多根铜包铝丝或多根铜包镁丝绞合而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为铜丝、铝丝、铜包铝丝、铜包镁丝中的两种以上绞合而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为阻水带或无纺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层为芳纶纱或阻水纱或聚酯带或阻水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高密度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为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厚度为0.3-1.2mm。
10.一种改进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导体绞合:将需要数量的金属导体放在绞合机中绞合,并穿过扇形截面模具,使其形成扇形截面的绞合导体;
第二步:形成低压绝缘相线:在第一步得到的扇形截面绞合导体上挤制绝缘层形成低压绝缘相线,绝缘层厚度为0.3-1.2mm;在任一横截面上,低压绝缘相线的横截面为扇形;
第三步:形成低压绝缘相线体:将第二步中得到的多根低压绝缘相线穿过一体化模具形成低压绝缘相线体,并在低压绝缘相线体外包覆第一保护层;所述一体化模具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的横截面为扇形且各扇形的弧在同一圆周上,且任意两个相邻的通孔以扇形的非弧部分相接;
第四步:光纤带包覆:将光纤带纵向包覆在外表面具有第一保护层的低压绝缘相线体的外部;当仅有一根光纤带时,光纤带首尾相连而并未相接;当有多根光纤带时,下一根光纤带的首端与上一根光纤带的尾端相连,最后一根光纤带的尾端与第一根光纤带的首尾端相连;
第五步:第二保护层的包覆:将第二保护层的包覆纵向或螺旋包覆在光纤带外部;
第六步:外护层挤制:在第五步形成的第二保护层外部挤制塑料保护层,形成改进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菊生,未经蒋菊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87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