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锚杆静压挤扩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及其实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8784.5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4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宁;刘鹏;翟京;俞悦;黄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36 | 分类号: | E02D5/36;E02D27/48;E02F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姜荣丽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压 灌注 施工 方法 及其 实现 装置 | ||
1.锚杆静压挤扩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建筑物自重为反力,通过在建筑物基础上凿开的桩孔逐节将处于收缩状态的施工装置压入土中指定深度,通过使施工装置整体径向扩张,得到全桩长扩大的桩孔;然后向桩孔中填筑桩体材料、将施工装置收缩后从桩孔中拔出;再用钢筋定位器将钢筋植入上述的桩孔中,在既有建筑物基础下得到大直径的灌注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静压挤扩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实现:
第一步:在建筑物拟设桩的位置处的基础上开一小孔,在小孔周围将地脚螺栓埋植在基础上,在小孔上方架设压桩用的反力架,反力架下端与地脚螺栓固接;
第二步:将第一节处于收缩状态的施工装置单元放在反力架中,所述的施工装置单元的下端放入基础上的小孔中,用反力架中的千斤顶将施工装置单元压入土中;
第三步:升起反力架中的千斤顶,将第二节施工装置单元放入反力架中,第二节施工装置单元的下端与第一节施工装置单元的上端通过中心螺杆连接后,将第二节施工装置单元也压入土中;
第四步:重复第二步、第三步的工作,直至将设计长度的施工装置单元全部压入土中;
第五步:收缩状态的施工装置扩展,得到所需扩展直径的桩孔;
第六步:施工装置收缩并通过反力架逐节拔出并拆除,再向桩孔中浇筑状体材料;或者先向桩孔中浇筑状体材料,再使施工装置收缩至收缩状态直径后通过反力架将施工装置逐节拔出并拆除,这样就形成了挤扩混凝土灌注桩;;
第七步:将与钢筋定位器单元等长的钢筋搁置在第一节钢筋定位器单元的钢筋托槽上;各钢筋外绑扎有若干道环形箍筋,环形箍筋的直径用于限定各钢筋在桩中位置;处于收缩状态的钢筋定位器单元中的钢筋通过细铁丝临时固定,环形箍筋处于放松状态,弯顺于钢筋间隙中;
第八步:将第七步得到的放好钢筋的收缩状态的钢筋定位器单元放在反力架中,钢筋定位器单元下端放入基础上的小孔中,用反力架中的千斤顶将钢筋定位器单元压入挤扩混凝土灌注桩中;
第九步:升起千斤顶,将按照第七步方法得到的放好钢筋的收缩状态的第二节钢筋定位器单元放入反力架中,并将第二节钢筋定位器单元的中心螺杆下端与第一节钢筋定位器单元的中心螺杆的上端连接,将第二节钢筋定位器单元的每根钢筋的下端分别与第一节钢筋定位器单元的每根钢筋的上端连接;将第二节钢筋定位器单元压入挤扩混凝土灌注桩中;
第十步:重复第八步、第九步的工作,直至将设计长度的钢筋全部压入挤扩混凝土灌注桩中;
第十一步:收缩状态的钢筋定位器扩展,推动钢筋向外运动,先撑断临时固定钢筋的细铁丝,直至到达环形箍筋的直径,即达到设计要求的钢筋径向位置;
第十二步:将钢筋定位器收缩,使钢筋留在混凝土挤扩灌注桩桩中,将收缩后的钢筋定位器逐节拔出并进行拆除;
第十三步:用混凝土将桩端与建筑基础浇筑在一起,即完成施工,这样就得到的具有钢筋加固的挤扩混凝土灌注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静压挤扩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工装置单元为柱状筒型,若干节施工装置单元连接形成施工装置,施工装置单元主要由中心螺杆、正向螺母、反向螺母、套筒、支撑杆、支撑梁和扩展叶片构成;中心螺杆具有单向外螺纹,其上通过螺纹旋套有若干个与单向外螺纹相吻合的正向螺母或反向螺母,并通过销钉固定有同等数量的套筒,套筒的内壁为与中心螺杆相吻合的单向螺纹,外壁为与中心螺杆相反的单向螺纹,套筒外壁旋套有与套筒外壁单向螺纹相吻合的反向螺母或者正向螺母;一个正向螺母和一个反向螺母为一对,正向螺母、反向螺母上对应位置分别铰接支撑杆形成支撑杆对,支撑杆在正向螺母、反向螺母上周向上平均分布,支撑杆对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梁上的同一点,支撑梁外铰接扩展叶片,其中各施工装置单元内位于同一个竖直线上的支撑杆共用一个支撑梁,和共用一个扩展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87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板干燥设备
- 下一篇:星模拟器及其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