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奶瓶保护套及带有该保护套的玻璃奶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9036.9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3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霍柏海;陈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柏海;陈栋梁 |
主分类号: | A61J9/08 | 分类号: | A61J9/08;A61J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 |
地址: | 51040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奶瓶 护套 带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容器,属于婴幼儿护理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奶瓶保护套及带有该保护套的玻璃奶瓶。
背景技术
塑胶奶瓶,便宜又轻巧,不易碎,塑料奶瓶曾一度霸占近8成的奶瓶市场份额,但其缺陷是耐热度低、容易滋生细菌。根据国外研究指出,塑胶奶瓶在高温蒸煮下,可能释放出双酚A,对婴儿发育、免疫力有影响,反复使用可能扰乱人体内分泌系统,有雌性荷尔蒙效果,甚至造成男童性别不明,长期使用会引起致癌。所以有专家建议改用玻璃、PES、硅胶等材质制作的奶瓶,清洗容易,消毒时的安全系数高。欧盟从今年3月1日开始,禁止生产含双酚A的塑料奶瓶,6月起禁止任何双酚A塑料奶瓶进口到成员国。
传统的玻璃奶瓶清洗容易,消毒时的安全系数高,具有良好的抵抗化学侵蚀能力。然而,玻璃奶瓶曾经因为易碎,奶瓶碎后对人会产生安全隐患,而逐渐淡出婴儿用品市场。但从各项检验结果表明,塑料奶瓶中含有致癌物质之后,玻璃奶瓶仍将会逐渐回归到婴儿用品市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奶瓶保护套,使其防止玻璃奶瓶滑手、摔破或即使摔破也可防止玻璃碎片四散而导致的人身安全问题,还兼具保温和隔热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上述保护套的玻璃奶瓶,兼有安全、保温和隔热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玻璃奶瓶保护套,具有一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内径小于玻璃奶瓶的直径;所述保护套其对称的两内壁面及底面或全部内壁面(可全网格状保护)都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网格状凸起部,该网格状凸起部中对应设有多个凹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玻璃奶瓶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外壁对称设置有凹陷部,该凹陷部设置为透明(可全看到玻璃奶瓶的容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玻璃奶瓶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呈半球状颗粒单元的凸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玻璃奶瓶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呈圆筒状,其材料选用具有弹性的食用级硅胶。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有上述保护套的玻璃奶瓶,包括玻璃瓶体、奶嘴及套接在玻璃瓶体外面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具有一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内径小于玻璃奶瓶的直径;所述保护套其对称的两内壁面及底面或全部内壁面都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网格状凸起部,该网格状凸起部中对应形成多个凹槽。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玻璃奶瓶保护套及带有该保护套的玻璃奶瓶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发明的玻璃奶瓶保护套具有伸缩弹性,且为透明、无毒、无味的硅胶材料制成。其结构合理,设计独到,既能明显改善玻璃奶瓶产品的使用广泛性,又能有效解决塑料奶瓶消毒不可靠、及传统玻璃奶瓶易碎的问题,并能杜绝玻璃奶瓶破碎后对人体产生的安全隐患,兼具塑胶奶瓶和玻璃奶瓶二者的优点,并起到保温和隔热的作用;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制作简单、成本低。本发明玻璃奶瓶和保护套可一起放进洗碗机,微波炉或奶瓶消毒器中使用,非常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玻璃奶瓶保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玻璃奶瓶保护套的另一方向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玻璃奶瓶保护套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带有保护套的玻璃奶瓶的截面示意图。
10:保护套 11:开口部
12:凹陷部 13:网格状凸起部
14:凹槽 15:凸点
20:玻璃奶瓶 21:瓶体
22:奶嘴 23:刻度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玻璃奶瓶保护套10具有一开口部11,其内径小于玻璃奶瓶20直径的圆筒状,可套紧于玻璃瓶体21的外侧,保护套口部尺寸做的比玻璃奶瓶小,利用硅胶具有良好的伸缩性达到密封的效果。该保护套10的外壁对称设置有凹陷部12,该凹陷部12设置为透明,可以看到保护套10内部的玻璃奶瓶瓶体21的刻度标识23。
该保护套10除了外壁上对称的凹陷部12对应的内壁面之外,其余对称的两内壁面及底面都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网格状凸起部12,该网格状凸起部12中对应有多个凹槽14。本发明的保护套10的这种内壁网格状分布,使保护套10均匀紧紧地包住玻璃奶瓶20;受力时,除了缓冲正面式的撞击力外,还有四周的拉力,从而增大了受力面积和压迫空间,将冲击力分解到最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柏海;陈栋梁,未经霍柏海;陈栋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9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中老年足跟痛中药足浴剂
- 下一篇:一种利用螺纹进行高度调控的种植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