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曝气机及其工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9633.1 | 申请日: | 201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6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戴明发;徐时红;戴家旗;陈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天鸿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2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曝气机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曝气机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沟处理工艺作为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有较强竞争力的二级生物处理技术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近年来由于其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能力且运行维护方便,在我国已成为新建污水处理厂的首选工艺,全国正式运行的污水处理工程中,氧化沟工艺大约占污水处理厂总数的40%。氧化沟工艺主要以表面曝气方式为主,所采用的曝气设备主要有:转刷曝气机、转盘曝气机和倒伞曝气机,倒伞曝气机因具有良好的充氧效率和推流能力而应用最为广泛。
国内倒伞叶轮曝气机的研发生产起步于70年代,目前同行企业倒伞曝气机产品的叶轮直径一般在0.5~3m左右,3m以上大直径高功率的倒伞曝气机长期依赖进口。且现有的曝气机其叶轮工作时都保持在同个位置、同个转速,不能根据水的实时变化作出必要的调整,使污水处理效率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效率高的曝气机及其工作方法。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叶轮呈倒伞形,包括径向均设分布的八个叶片,叶片横截面各个部位在同一平面内并折弯。
所述叶轮直径为4m。
本发明的曝气机包括驱动装置和由驱动装置驱动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下端连接所述叶轮,传动装置上包括有使所述叶轮升降的升降装置;传动装置上设有由PLC控制的调速装置,PLC的另一端连接水位测定仪和溶解氧测定仪。
本发明曝气机的工作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开启驱动装置,通过水位测定仪测定水位,测得的数据经PLC控制升降装置升降,使叶轮达到预设位置;
2)启动叶轮,使其转速缓慢提升至正常转速工作;
3)通过溶解氧测定仪实时监测水中的溶氧量,并将检测得到的数据传输至PLC,并通过PLC控制调速装置工作,使叶轮转速调整至符合规定的转速。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的叶轮结构形式能很好的完成对水的充氧作用,具有搅拌能力大、推流能力强、充氧量高、处理效果好、不挂脏等优点;2)本发明具有调整叶轮高度的升降装置和调整叶轮转速的调速装置,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叶轮的高度和转速,以实现最佳的经济运行方式,节约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曝气机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曝气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曝气机工作流程图
图1为叶片、2为传动轴、3为驱动装置、4为升降装置、5为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叶轮呈倒伞形,包括径向均设分布的八个叶片1,叶片1横截面各个部位在同一平面内并折弯。
所述叶轮直径为4m。
本发明的曝气机包括驱动装置3和由驱动装置3驱动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下端连接所述叶轮,传动装置上包括有使所述叶轮升降的升降装置4、和叶轮连接的传动轴2以及连接升降装置4和传动轴2的联轴器5;传动装置上设有由PLC控制的调速装置,PLC的另一端连接水位测定仪和溶解氧测定仪。
本发明曝气机的工作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开启驱动装置3,通过水位测定仪测定水位,测得的数据经PLC控制升降装置升降,使叶轮达到预设位置;
2)启动叶轮,使其转速缓慢提升至正常转速工作;
3)通过溶解氧测定仪实时监测水中的溶氧量,并将检测得到的数据传输至PLC,并通过PLC控制调速装置工作,使叶轮转速调整至符合规定的转速。
本发明的叶轮直径4 000 mm,由8个叶片1组成,叶片1径向均匀分布,呈倒伞的形状。伞体表面有叶片1呈规则分布,工作时伞尖向下、伞体在水中绕轴旋转。叶轮结构设计成直叶片并折弯的形式,能更好地完成对水的充氧作用。叶轮在制造过程中从下料到焊接均经过严格质量控制,并在焊接完毕后进行平衡试验,整体的平衡误差不超过±5 mm。
本发明具有强大的曝气、搅拦、推流三合一功能,其工作原理是:驱动装置3驱动传动轴2驱动叶轮旋转,旋转叶轮将底部污水及污泥沿叶轮倒锥螺旋状提升,上升的污水挟带周边水体从叶轮边缘甩出,形成水跃并裹进大量空气实现充氧曝气。并将池底层含氧少的混合液向上提升环流、更新,同时在叶轮旋转的推动和提升作用下,推动水流在氧化沟内以>0.3m/s的水速呈螺旋形的状态向前环流,使沟内活性污泥混合液保持悬浮状态,满足生化工艺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天鸿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天鸿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96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