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涡轮机及其操作方法、用于操作风力涡轮机的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9733.4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2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01;F03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王伶 |
地址: | 丹麦***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涡轮机 及其 操作方法 用于 操作 控制器 | ||
1.一种风力涡轮机的操作方法,所述风力涡轮机包括电压转换器,该电压转换器通过滤波器装置连接到电网,所述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线路电压;以及
以一时延将所确定的线路电压加到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输出,其中,所述时延被调节为使得在所述滤波器装置处发生的谐振效应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涡轮机的操作方法,
其中,以固定时间间隔对所述线路电压进行采样,以生成多个电压采样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涡轮机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多个电压采样值生成抵消电压;
将所述抵消电压加到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输出;以及
以固定时间间隔更新所述抵消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涡轮机的操作方法,
其中,所述抵消电压是根据不同电压采样值的按照各自电压采样加权系数加权后的线性组合计算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力涡轮机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电压采样加权系数中的一些电压采样加权系数分别取决于优化参数tpredice,该优化参数tpredict调节将所确定的线路电压施加到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输出所用的所述时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风力涡轮机的操作方法,
其中,所述抵消电压是利用离散变换级数确定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力涡轮机的操作方法,
其中,所述离散变换级数的阶数至少为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力涡轮机的操作方法,
其中,所述抵消电压是通过修改电压转换器控制信号生成的。
9.一种用于操作风力涡轮机的控制器,该风力涡轮机包括电压转换器,该电压转换器通过滤波器装置连接到电网,所述控制器包括:
输入单元,其被配置成接收表示线路电压的信号;
控制单元,其耦接到所述输入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控制以一时延将接收到的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线路电压加到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的过程,并且被配置成调节所述时延使得在所述滤波器装置处发生的谐振效应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输入单元接收到的所述信号是从以固定时间间隔对所述线路电压进行采样的采样过程得到的多个电压采样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控制以下过程:
a)基于所述多个电压采样值生成抵消电压;
b)将所述抵消电压加到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输出;以及
c)重复进行a)和b)。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根据不同电压采样值的按照各自电压采样加权系数加权后的线性组合来计算所述抵消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电压采样加权系数中的一些电压采样加权系数分别取决于优化参数tpredict,该优化参数tpredict调节将所述线路电压施加到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输出所用的所述时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抵消电压是利用离散变换级数确定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离散变换级数的阶数至少为3。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生成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修改所述电压转换器的控制信号,使得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转换器输出电压具有附加的抵消电压分量。
17.根据权利要求9到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是电压转换器控制器。
18.根据权利要求9到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以硬件或软件实现,或者以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实现。
19.一种风力涡轮机,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到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97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化穿鞋带方案
- 下一篇:换热器结构及其装配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