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变结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9879.9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9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棣华;廖孝勇;刘卫宁;赵敏;李硕;崔明月;何伟;郭磊;李陆;孙焕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 移动 机器人 结构 控制 方法 | ||
1.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变结构控制方法,所述轮式移动机器人包括左轮、右轮、驱动器、前排磁传感器、后排磁传感器、轮式移动机器人车体、RFID读写器,所述驱动器控制电机转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行走控制和转弯控制,所述直线行走控制,根据机器人左轮和右轮驱动电机的差别信息来控制机器人直线移动和校正机器人的前进方向;所述转弯控制,根据RFID标签提供转弯的转弯方向信息与磁条提供的转弯位置信息来确定机器人转弯所需信息,采用原地直角转弯方式完成来控制转弯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变结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行走控制为变结构控制方式,包括内部控制环和外部控制环,所述内部控制环采用多模态PID控制方法来控制机器人的直线移动;所述外部控制环采用PID控制与规则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来校正小车的前进方向;所述内部控制环和外部控制环按照以下条件进行转换:当方向角θ=0且中心偏移量η<d时,由内部控制环控制机器人的前进,否则由外部控制环来调整机器人的前进方向;其中d为两相邻磁传感器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变结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态PID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多模态PID控制中的系数Kp、Ki、Kd,
其中Kp表示比例系数,Ki表示积分系数,Kd表示微分系数;
S2:输入采集到的机器人移动信息y(k),y(k)为当前时刻左轮和右轮转速差;
S3:计算偏差e(k)=r(k)-y(k),
其中y(k)表示本次采样输入量;r(k)表示给定输入量;e(k)表示给定输入量与本次采样输入量的偏差;
S4: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控制量:
u(k)=u(k-1)+Kp(e(k)-e(k-1))+Kie(k)+Kd(e(k)-2e(k-1)+e(k-2))
其中,e(k)表示给定输入量与本次采样输入量的偏差;e(k-1)表示给定输入量与上次输入量之间的偏差;e(k-2)表示给定量与上上次采样输入量之间的偏差;u(k)表示需输出的控制量;u(k-1)表示上一次输出的控制量;
S5:输出控制量u(k),通过机器人驱动模块驱动电机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S6:通过以下公式修改偏差,将本次偏差设置为下一次偏差,将下一次偏差设置为上上次偏差:
e(k)→e(k-1),e(k-1)→e(k-2);
S7:判断采样时间是否到,如果未到达,则记录采样时间直到采样时间结束,进入下一步;
S8:如果采样时间完毕,则返回步骤S2进行下一次采样输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变结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计算控制量中在计算控制量前还要先按照机器人左轮和右轮转速差的变化情况来划分PID的模态,所述PID模态划分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当左轮和右轮转速差小于预设最小阈值时,使用PID控制;
当左轮和右轮转速差大于预设最大阈值时,使用P控制;
当左轮和右轮转速差在预设最小阈值和预设最大阈值之间时,使用PI控制;
所述预设最小阈值取1r/min,所述预设最大阈值取2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98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框体组装结构以及框体组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子膨胀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