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冷却扁管的铝合金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1150.5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9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贻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方暨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C1/02;C22F1/043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冷却 铝合金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材料,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用于换热器冷却扁管的铝合金材料,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并且其可加工性能良好。
背景技术
在蒸发器、冷凝器等换热器中,一直使用轻量且导热性良好的铝合金。通常,这些换热器的制造是按照以下方法进行:例如通过将板材弯曲、或者由压力加工成型的板材加以层叠,从而形成作为工作流体的冷却扁管。
就耐腐蚀性而言,由于来自外表面和内部的腐蚀,当制冷剂通路管中过早地产生穿通时,制冷剂泄露,无法起到作为换热器的功能,因此,一直在制冷剂通路管的外表面实施防腐蚀处理,由此延长换热器的寿命。以往,采用将Al-Zn系合金作为牺牲阳极材料包覆于板材的外表面,且将该板材成型为偏平管状而使用的方法;或把挤压多孔管作为制冷剂通路管使用的方法。然而,多数换热器的结构是在制冷剂通路管的外表面接合翅片的结构,由于在该方法中制冷剂通路管的外表面不存在钎料,因此,必须使用包覆了钎料的翅片材。此时,由于受到残留于翅片表面的钎料的影响,翅片材的自身耐腐蚀性能降低,另外包覆翅片材的制造成本比裸翅片高,因此导致换热器制造成本的上升。
在制冷剂通路管的外表面接合的翅片中使用裸材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翅片的自身耐腐蚀性,且通过使用高传导材料,还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性能,与包覆翅片材相比,也能够降低成本,但此时需要在制冷剂通路管的外表面赋予钎料,因此,就要在上述Al-Zn系合金的表面涂覆粉末状的钎料,或者,就要使用外表面包覆有在Al-Si系合金钎料中添加了Zn的物质的板材。前者的情况下,由于粉末钎料的成本高,因此导致换热器制造成本的增加,在后者的情况下,由于钎焊中含有Zn的熔融钎料的流动,因此,造成钎焊后在制冷剂通路管外表面残留的Zn量没有达到作为牺牲阳极材料所需要的Zn量,导致无法得到制冷剂通路管的足够的防腐蚀效果,或者,由于含有Zn的熔融钎料流动到接合部,导致接合部的优先腐蚀。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02828286.8的专利报道了涉及一种超强、耐久、耐腐蚀性提高的钎焊换热器用铝散热片合金。该合金基于再生的材料。该合金对于小孔腐蚀显示出提高的腐蚀性能、优异的高温抗垂性能和后钎焊强度。通过优化散热片、管子、端板和侧板的材料组合,能够制造在SWAAT中具有足够腐蚀性能的换热器。
申请号为02806584.0的专利报道了一种耐腐蚀的铝合金具有控制量的铁、锰、铬和钛,并且含有铜、硅、镍以及不超过杂质水平的锌。 调整所述合金的化学组成,以使晶粒边界的电极电位与合金基体相匹配,从而降低晶间腐蚀。所述合金特别适合于采用挤压和钎焊技术制造热交换器中的管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冷却扁管的铝合金材料,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铝合金换热器在强度、耐腐蚀性能、可加工性能尚不能满足换热器冷却扁管恶劣工作条件的要求,提供一种较高的强度特性、钎焊性、耐蚀性优异并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能的冷却扁管的铝合金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热器冷却扁管的铝合金材料,其特征是其具有以下组分和含量:Si:0.5-1.2wt%、Ti:0.05-0.35 wt%,Zn:0.25-1.8 wt%,Mg:0.15-0.35 wt%,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铝合金材料的合金成分的意义以及限定理由。
Si:
通过向冷却扁管的铝合金中添加Si能够得到提高强度的效果。优选的含量是Si:0.5-1.2 wt%,若硅的含量低于0.5 wt%的时候,提高强度的效果就小。Si的含量超过上限,则对铝合金的耐蚀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如果含量超过上限,则压延加工性能降低。优选的, Si的含量范围为:0.6-1.0 wt%。
:
通过向冷却扁管的铝合金中添加Ti,能够细化铝合金颗粒,从而能够得到抑制钎焊时因熔融钎料向结晶粒界渗透而产生的侵蚀。优选的,Ti的含量范围为:0.10-0.30 wt%。
Zn:
通过向冷却扁管的铝合金中添加Zn,能够增加制造和焊接期间的流动性,能够提高材料的可加工性,然而如果Zn的含量进一步增加将会导致不期望的金属间相的存在,容易诱晶间腐蚀,而当含量在0.25-1.8 wt%,在改善材料可加工性的同时,对材料的耐蚀性能无不利的影响。Zn的优选含量是0.30-1.5wt%,更优选0.50-1.30 wt%。
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方暨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方暨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11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亚微米集成电路静电保护电路
- 下一篇:废杂黄铜熔炼助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