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1182.5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4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深见刚;中沢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更详细地说,涉及具有密封壳的防水型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机、信息终端等电子信息设备急速普及起来。这些电子信息设备装入有各种类型的电连接器(以下称为连接器)用于与外部设备等连接,然而其大多数为适合于USB标准的连接器。这样的连接器通常使用密封壳覆盖安装有触头的绝缘外壳进行电磁屏蔽,以便防止噪声从外部侵入到内部、给电子设备内的电子电路等造成障碍,消除所谓的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障碍。
这种连接器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大致为以下结构,即,具有:触头、安装有该触头的绝缘外壳、以及覆盖该外壳的外侧的金属制的密封壳,在绝缘外壳上安装了预定数量的触头之后,使用密封壳覆盖该绝缘外壳。
并且,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也记载了同种连接器。以下,参照图15说明该专利文献2记载的连接器。另外,图15示出该专利文献记载的插座连接器,图15A是仰视图,图15B是仰视剖视图。该连接器20为插座连接器(以下称为插座)。如图15所示,该插座20由以下部分构成:多个触头21、支撑这些触头的主体22、以及在内侧收纳了多个触头21和主体22的插座壳23。插座壳23为密封壳。主体22由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主部24和从该主部的前面向前方突出的矩形状的接线柱25的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成形品形成。多个触头21嵌件成形在主部24和接线柱25中。插座壳23使用具有耐蚀性的金属制的板材形成为方筒状,在底部,板材的端缘对接接合。标号23a表示接合部。主体22从插座壳23的后端侧插入,使用一对切口片进行防脱固定。
并且,下述专利文献3也记载了相同的电连接器。另外,在该专利文献中,密封壳表现为金属壳。以下,参照图16说明该专利文献3记载的电连接器。另外,图16示出该专利文献3记载的连接器,图16A是仰视图,图16B是金属壳的一个端缘的立体图,图16C是另一端缘的立体图,图16D是接合部的主视图。
该连接器30采用在以预定间隔并列安装了多个端子31的绝缘外壳32的外侧嵌装了金属壳33的结构。金属壳33使用带状的金属板34、并对绝缘外壳32的嵌合端和后端的部分进行开口来使该金属板弯曲成形为方筒状。即,使用带状的金属板34构成金属壳33的顶部和相互对置的左右侧壁,并且构成存在由金属板34的两端部重叠形成的接合部35的底壁,金属板34从顶部到侧壁、底壁、侧壁的全周呈无端缘状连接。接合部35重叠各端部,并且其厚度形成为与金属板34的厚度大致相同。
该接合部35的一个端部35a形成有挤压成形为金属板厚度t的一半厚度的阶梯状的接合缘部36a(参照图16B),并且另一个端部35c也同样形成有挤压成形为金属板厚度t的一半厚度的阶梯状的接合缘部36b(参照图16C),将这些接合缘端部36a、36b重叠起来相互接合。该接合部35的厚度与金属板34的厚度t大致相同。在一个接合端缘部36a内,通过挤压成形设置凸部38,在另一个接合端缘部36b内,设有由与该凸部紧密嵌合的孔形成的凹部37,在另一个接合端缘部36b内,在使接合端缘部36a、36b重叠时使凸部38和凹部37相互嵌合,将两个接合端缘部36a、36b在厚度方向进行压缩,由此使凸部38和凹部37处于铆接状态,使两个接合端缘部36a、36b不会分离。铆接后,在形成于接合部35表里的接合端缘部36a、36b的端缘39和阶梯部40的对置部形成有金属板34挤压后的压缩部,对置部的间隙尽可能地变窄。该结构的金属壳在壁面没有间隙,而且,在外部或内部在金属板的重合处不形成突出部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98984号公报(段落【0020】~【0024】,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89618号公报(段落【0026】~【0028】,图1、图2)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3803837号公报(段落【0012】~【0015】,图2、图5~图8)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228756号公报(段落【0033】~【0034】,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11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