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柱式钢管预弯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1313.X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8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夏业春;夏尧林;郑祎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瑞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6 | 分类号: | B21D5/06;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1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柱式 钢管 预弯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管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四柱式钢管预弯机。
背景技术
钢管预弯机是钢管加工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装置,它能够对钢管进行预弯,被广泛用于钢管加工领域。
现有工业中使用的柱状或筒状金属管都是将铁板弯曲折弯后通过合缝焊接而成,由于现有的板材尺寸比较大,并且对折弯后的金属管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在折弯加工前先将板材的两端进行折弯加工,之后再将其加工成筒状。
现有的预弯机包括支撑装置和上下两个滑块,上下滑块可在支撑装置上滑动,但是支撑装置为支撑板,滑块在支撑板上设置的滑动轨道中滑动;由于滑块重量比较大,为了保证滑块滑动的稳定,需要将支撑板的厚度加大,从而增强其强度。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整个装置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占据了很大的工作空间,并且不容易搬运。由于支撑板的厚度比较大,整个设备的加工成本很高。
专利号为200920239572的中国专利《板材弯曲试验用手动预弯机》公开了一种预弯机,该机械由工作台构成,工作台上对称固定两个支架,两个支架上固定转动架,两个支架之间固定式样固定槽,转动槽上设置压辊;但是该专利的只是一种手动式的预弯机,预弯力有限,不能进行规模化的生产,也不能对较厚的板材进行加工。
专利号为201020566257的中国专利《预弯机》公开了一种预弯机,该预弯机包括机架和滑板,滑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机架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的立柱上,所述滑板固定一对弯曲上模,所述下平台固定一对弯曲下模。该件专利虽然可以进行钢管的预弯,但是由于其上模和下模都是固定的,不能够进行调节,只能对一种尺寸的板材进行预弯,并且没有控制装置,加工精度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多种板材进行预弯的四柱式钢管预弯机。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四柱式钢管预弯机,包括工作台、滑块、上梁、油缸、支撑柱、上模、下模和控制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置四根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固定上梁,上梁上设置油缸,在工作台和上梁之间设置滑块,该滑块与油缸相连接,在油缸的带动下沿着支撑柱上下滑动,滑块的下端设置可拆卸的上模,工作台上设置可拆卸的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在工件接触面上相配合,油缸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运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本发明的四柱式钢管预弯机利用四根柱子作为支撑结构,不仅支撑效果好还减少了加工的成本,便于大批量的生产该设备;2)本发明的上模和下模都可拆卸,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调整不同的模具,方便操作;3)本发明的四柱式钢管预弯机的上模压板和下模压板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对钢管的预弯,预弯效果好;4)本发明的预弯机在工业控制计算机的控制下进行加工,不仅加工精度高,还节省了人力;5)本发明预弯机的两个上模压板之间的距离和两个下模压板之间的距离均可调节,可以根据加工的需要对其进行调节,大大加快了加工的速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四柱式钢管预弯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四柱式钢管预弯机传动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四柱式钢管预弯机传动装置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四柱式钢管预弯机上模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四柱式钢管预弯机下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本发明的一种四柱式钢管预弯机,包括工作台1、滑块2、上梁3、油缸4、支撑柱5、上模7、下模8和控制装置,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四根支撑柱5,支撑柱5的顶端固定上梁3,上梁3上设置油缸4,在工作台1和上梁3之间设置滑块2,该滑块与油缸4相连接,在油缸4的带动下沿着支撑柱5上下滑动,滑块2的下端设置可拆卸的上模7,工作台1上设置可拆卸的下模8,所述上模7和下模8在工件接触面上相配合,油缸4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运动。
所述控制装置为工业控制计算机。工作台1的中部还设置托料缸6,该托料缸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运动。
结合图4,所述上模7包括上模压板9、上模丝杆10、压料梁11和电机12,所述上模压板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上模压板对称设置在上模7上,两个上模压板分别通过螺母与上模丝杆10相连接,在上模丝杆10的带动下运动,上模丝杆10与电机12相连接,在电机12的驱动下转动;压料梁11位于两个上模压板之间并固连在上模7的下方。所述电机12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瑞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瑞机床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13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