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邮件的处理方法和邮件服务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1592.X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1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丁瑞彭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雅静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邮件 处理 方法 邮件 服务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邮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邮件的处理方法和邮件服务器。
背景技术
在电子邮件的收发过程中,考虑到用户的存储安全需要和读取方便的需要,常将第二邮箱收到的邮件自动转发到第一邮箱(第一邮箱收到的这封邮件称为自动转发邮件),使第二邮箱和第一邮箱中都保存有邮件内容,避免邮件内容的丢失,同时使用户能在第一邮箱中读取邮件内容,方便读取。比如某公司的对外邮箱为归属于邮件服务器B的一个邮箱2,由于邮件服务器B的网速很慢,该公司人员读取邮箱2中邮件的用时很长、速度很慢,影响工作效率;为了提高读取邮件内容的速度,该公司可申请归属于网速较快的邮件服务器A的一个邮箱1,并设置邮箱2的自动转发属性,使邮箱2能以自动转发的方式将接收到的邮件自动转发到邮箱1,使邮箱1收到自动转发邮件;当该公司人员通过邮件客户端进入邮箱1后,邮件服务器A可以快速地将邮箱1收到的所有自动转发邮件推送到邮件客户端上,使该公司人员可以快速地读取邮件。
但是,上述方案中,当用户在第一邮箱读取自动转发邮件后,如果用户在此自动转发邮件的基础上直接转发或回复,则转发邮件或回复邮件的默认发送邮箱为第一邮箱,这样,容易导致收到转发邮件或回复邮件的接收方认为发件邮箱与邮件内容不匹配,容易引起误解,甚至会以为是垃圾邮件。比如公司人员在邮箱1上以自动转发邮件为基础直接转发或回复,则发件邮箱是邮箱1,如果收件人不知道邮箱1的主人是该公司,则收件人会以为发件邮箱与邮件内容不匹配,引起误解,会认为收到的邮件是垃圾邮件,从而影响公司业务的进行。
可见,现有技术中,用户在自动转发邮件的基础上直接转发或回复时,无法保证发件邮箱与邮件内容的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邮件的处理方法和邮件服务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当用户在自动转发邮件的基础上直接转发或回复时,无法保证发件邮箱与邮件内容匹配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邮件的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邮箱的邮件服务器接收到邮件,所述邮件的接收邮箱为所述第一邮箱;
所述邮件服务器判断所述邮件是否是从第二邮箱自动转发来的;
当所述邮件是从第二邮箱自动转发来的时,所述邮件服务器将所述邮件中的接收方账户属性从所述第一邮箱的地址变更为所述第二邮箱的地址;
所述邮件服务器将所述邮件推送给邮件客户端。
所述邮件服务器将所述邮件推送给邮件客户端之后,还包括:
所述邮件服务器向所述邮件客户端发送通知,所述通知用于告知用户所述第二邮箱收到新邮件。
所述邮件服务器判断所述邮件是否是从第二邮箱自动转发来的,具体为:
所述邮件服务器根据所述邮件的邮件头内容,判断所述邮件是否是从第二邮箱自动转发来的。
所述邮件服务器判断所述邮件是否是从第二邮箱自动转发来的,具体为:
所述邮件服务器根据其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用于表明所述邮件是从第二邮箱自动转发来的的提示信息,判断所述邮件是否是从第二邮箱自动转发来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邮件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邮件,所述邮件的接收邮箱为所述第一邮箱,所述第一邮箱归属于所述邮件服务器;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邮件是否是从第二邮箱自动转发来的;
变更模块,用于当所述邮件是从所述第二邮箱自动转发来的时,将所述邮件中的接收方账户属性从所述第一邮箱的地址变更为所述第二邮箱的地址;
推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邮件推送给邮件客户端。
所述的邮件服务器,还包括:
通知模块,用于在所述推送模块将所述邮件推送给所述邮件客户端之后,向所述邮件客户端发送通知,所述通知用于告知用户所述第二邮箱收到新邮件。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为: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邮件的邮件头内容,判断所述邮件是否是从第二邮箱自动转发来的。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为: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用于表明所述邮件是从第二邮箱自动转发来的提示信息,判断所述邮件是否是从第二邮箱自动转发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雅静,未经莫雅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15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