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仪表环形指针运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71593.4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7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永;王娜;陆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5/00 | 分类号: | B60K35/00;G01D1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161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仪表 环形 指针 运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仪表指针的驱动结构,特别是一种汽车仪表环形指针运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的数字化发展,显示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汽车仪表中,并且要求显示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汽车中众多重要的驾驶信息、安全信息和娱乐信息都需要通过显示屏来显示。
目前,中、高端汽车仪表最流行的形式就是DIG技术,DIG全称Display In Gauge,即显示屏在仪表表盘中央显示。显示屏在表头的中央位置,既可以做到最大化显示,又能有非常好的外观效果。目前,DIG仪表指针的运动结构比较常用的方式是在表头的中间布置一个马达,通过马达带动指针转动。如果要在中央位置布置一个显示屏,就需要做一套支架,这样不仅增加了一套单独的显示屏固定结构件;而且指针的设计必须避开表盘中央的显示屏,增加了指针零件的长度和弯角,很难实现指针导光设计的均匀性、运动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仪表环形指针运动结构,所述的这种汽车仪表环形指针运动结构要解决现有技术中DIG仪表指针长度和弯角增加、导光均匀性和运动可靠性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这种汽车仪表环形指针运动结构,包括指针和马达,其中,所述的指针设置在一个环形从动盘上,所述的环形从动盘设置在一个支撑架和一个盖板之间,环形从动盘与支撑架之间通过圆周方向的滑动副连接,环形从动盘的外圆周上设有齿,环形从动盘的外圆周与一个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的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的马达的输出轴上,马达相对于支撑架固定。
进一步的,环形从动盘与支撑架之间的圆周方向的滑动副由止推轴承结构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指针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环形从动盘的内沿上,指针的另一端指向环形从动盘的圆心。
进一步的,环形从动盘中沿圆周方向等角度设置有三个以上数目的下滚珠孔,任意一个所述的下滚珠孔均开口于环形从动盘的下方,任意一个所述的下滚珠孔中均各自设置有一个下滚珠,支撑架的上侧面中设置有环形轨槽,所述的下滚珠均位于所述的环形轨槽中。
进一步的,环形从动盘中沿圆周方向等角度设置有三个以上数目的上滚珠孔,任意一个所述的上滚珠孔均开口于环形从动盘的上方,任意一个所述的上滚珠孔中均各自设置有一个上滚珠,任意一个所述的上滚珠的下方与环形从动盘之间均设置有弹簧,任意一个上滚珠的上方均与所述的盖板的上端面的内侧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的盖板呈空心圆柱体,盖板的上端面中设置有仪表窗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环形轨槽的断面呈等腰梯形,该等腰梯形的上底边比下底边长。
进一步的,环形从动盘上设置有复数处定位筋,任意一处定位筋均包括设置在环形从动盘上侧的上定位筋和设置在环形从动盘下侧的下定位筋,所述的下定位筋与支撑架配合构成沿其圆周方向的滑动副,所述的上定位筋与盖板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的环形从动盘和支撑架由塑料注塑成形。
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发明利用环形从动盘将马达的运动传递到指针,节省了表盘中央的使用空间,省去了一套固定显示屏的塑胶件,简化了显示屏安装工序,降低了产品成本,很好的压缩了产品的厚度;同时,指针固定在环形支撑架上,可以减少现有技术中指针的弯角,有效的增加了指针点亮后的光均匀性;通过滚珠在支撑架上的环形轨槽内滑动,带动从动盘和指针沿着中心转动,采用了简单结构、方便的安装和较少的零件,同时滚珠的滚动摩擦力较小,可以减少马达驱动的负担,增加运动机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汽车仪表环形指针运动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汽车仪表环形指针运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的汽车仪表环形指针运动结构中的盖板、环形从动盘和支撑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汽车仪表环形指针运动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的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1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蜡用水恒温控制装置
- 下一篇:光学镜头组件存放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