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怠速停止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71962.X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8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镰田真也;小林素身;佐治恒士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10/10 | 分类号: | B60W10/10;B60W10/06;B60W30/00;F16H6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日本广岛***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停止 控制 装置 | ||
1.一种车辆怠速停止系统,包括:
内燃发动机;
自动变速器;
由所述发动机驱动并且产生供给到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摩擦元件的液压压力的第一油泵;
在发动机停止中能够操作和产生供给到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摩擦元件的液压压力的第二油泵;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执行下述控制:
当在车辆停止中满足预定发动机停止条件时所述发动机停止;及
所述第二油泵供给液压压力到耦合到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前进起动挡位的预定摩擦元件,当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控制器自动停止时,并且当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挡位在空挡挡位中时,所述液压压力耦合所述预定摩擦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怠速停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供给到所述预定摩擦元件的液压压力的液压控制装置;
其中当所述发动机自动停止时,并且所述发动机在当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挡位在空挡挡位时通过所述第二油泵产生的液压压力供给到预定摩擦元件的状态中自动再起动,所述液压控制装置排出供给到所述预定摩擦元件的液压压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怠速停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供给到所述预定摩擦元件的液压压力的液压控制装置;
其中当在所述发动机自动停止中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挡位从空挡挡位切换到倒挡挡位时,
摩擦元件控制装置耦合在倒挡挡位耦合的摩擦元件,及
所述液压控制装置排出供给到所述预定摩擦元件的液压压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怠速停止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液压压力的排出使所述预定摩擦元件的耦合力降低到低于预定值之后,所述摩擦元件控制装置耦合在倒挡挡位耦合的摩擦元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怠速停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供给到所述预定摩擦元件的液压压力的液压控制装置;
其中当在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挡位从前进行驶挡位切换到空挡挡位之后,所述发动机自动停止时,且在此之后,当所述发动机自动再起动时,由第一油泵而不是第二油泵产生的所述液压压力供给到所述预定摩擦元件时;
当通过所述第二油泵供给到所述预定摩擦元件的液压压力低于预定值时,所述液压控制装置抑制从所述第一油泵供应到所述预定摩擦元件的液压压力的上升。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怠速停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元件控制装置具有设置在所述油泵和预定摩擦元件之间并且用于与挡位的切换操作互锁以在前进行驶挡位中连通所述油泵与所述预定摩擦元件的手动阀;及
所述第二油泵经切换装置从所述手动阀起连接到与所述预定摩擦元件连通的油道,所述切换装置选择性地将从所述第二油泵一侧的油道部分和从所述手动阀一侧的油道部分中的一个与所述预定摩擦元件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怠速停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泵为电动油泵,并且包括控制所述电动油泵的转速的泵控制装置和检测所述预定摩擦元件的耦合状态的耦合状态检测装置;且
当发动机在所述自动变速器在空挡挡位的状态中自动停止时,所述泵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动油泵的转速到第一预定转速,在此之后,当所述耦合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预定摩擦元件耦合时,所述泵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转速到低于所述第一预定转速的第二转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怠速停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转速是预先设定到所述电动油泵的最大转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怠速停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泵为电动油泵,并且包括控制所述电动油泵的转速的泵控制装置;且
当所述发动机在所述自动变速器在空挡挡位的状态中自动停止时,所述泵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动油泵的转速到第一预定转速并持续预定时期,在此之后,所述泵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转速到低于所述第一预定转速的第二转速。
10.如权利要求1、7、8及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怠速停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制动器的操作状态的操作状态检测装置;
其中,在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挡位在空挡挡位时的状态中,当所述发动机通过怠速停止装置自动停止时,所述操作状态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制动器的耦合,
当所述操作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制动器从耦合状态经释放状态切换到再耦合状态时,所述怠速停止装置再起动所述发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196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